• 43阅读
  • 0回复

喜读两篇通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喜读两篇通讯
季音
最近,在《人民日报》上先后读到两篇通讯。一篇是4月8日的《流岭深处寻“希望”》,写的是秦岭山区一个初级小学面临的困境。一篇是2月18日的《小马桶困扰大上海》,写的是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一件苦恼事。
看得出,这两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颇付出了辛劳。头一篇,记者曾经通过“希望工程”与陕西丹凤县河口初小的小朋友赵黄民结成了对子,两年多来对方音讯全无,于是,她决定从北京远奔秦岭东南麓的小山村,一则是探望这个穷困的农村小学生,二则是了解“希望工程”在那里的进展情况。通讯中所介绍的这个地处深山区只有24个学生的初级小学的种种困厄,使我这个深居城市,对下情不甚了了的人,读了不能不感到震动。后一篇通讯写的是城市: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大上海,还有70万只盛着粪便的马桶,分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和这样一个世界名城很不协调。记者为了采访这个为上海市民所关切的问题,一大早赶到弄堂里去访问“倒马桶阿姨”,又跑到臭气冲天的粪码头访问工人,粪池散发出的臭气,呛得他睁不开眼睛,可说是又脏又累。辛苦不负人,他终于写出了这篇受上海市民欢迎的通讯。
我不是说这两篇通讯是近期《人民日报》上最好的报道。我赞赏的是记者不怕苦累的工作精神和深入采访的作风。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的?显然,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与人民心心相印的赤诚之心。而这,正是一个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所应当具有的素质。
如今,我国的报纸已达2000余种,加上电台与电视台,记者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是一支对我国的社会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起着重要作用的力量。从整体上说,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好的有朝气的队伍。但现在也确有少数记者,缺乏前面说到的那种素质,工作中怕苦怕累,采访很不深入。社会上对这类浮在上面的记者有一首顺口溜:“会议开开,宾馆住住,礼品拿拿,简报看看,大笔挥挥。”还有些顺口溜说得更难听,恕我不再引用。这些来自民间的批评可能有某些片面性,但它揭示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个记者如果怕苦怕累,整年浮在上面,不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怎么能写出有较高质量的报道呢?
改革的日益深化,也要求新闻报道的深化,记者的责任是愈来愈重了。他们当然要参加必要的会议,参加各种领导机关的活动,从中获得宏观信息。但我以为,一个记者在日常活动中,应当眼睛向下,面向实际,面向群众,了解下情,研究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在与实际结合过程中涌现的种种新经验、新创造、新矛盾。记者们应当迈开双脚,到农村去,到工厂企业去,到一切基层单位去,在那里有写不完的好东西。前面提到的那两篇通讯,就是一个例子。
记者所以要多到基层去走走,多听听群众的声音,是因为基层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来自基层,又都要落实到基层。各项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可行,都要在基层的群众实践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智慧来自实践,办法来自群众。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一般说基层应当是记者活动的主要天地。
现在,人们都希望新闻媒介能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借助舆论的强大威力,来排除阻力,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最近,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焦点访谈”节目大受观众欢迎,足可证明。要做好这项工作,既要有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又要走向基层,进行深入周密的实地考察。为此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害怕艰苦,绕开矛盾走的精神状态,和蜻蜓点水式的采访作风,是难以完成这项重任的。人们期待报纸、电台与电视荧屏,能出现更多鼓舞人、教育人、鞭策人的好报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