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塞外走来个“毛主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6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大忙人的业余生活

  塞外走来个“毛主席”
本报记者刘亮明
伊海云酷似毛泽东同志,人们以玩笑的口吻偶尔称他“毛主席”。可是,1983年12月,在内蒙古电视台拍摄的一个文艺专题中,他却真的以“毛主席”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
伊海云今年44岁,身高1.85米,地道的蒙古族大汉。从1989年至今,他一直任呼和浩特市郊区副区长。他对我说:最初,人们说他酷似毛泽东主席,他只当是戏言,并未在意。一次,朋友聚会,席间,有人提议让他模仿毛主席。他不愿扫大家的兴,就站起来大手一摆,用浓浓的湘音说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大家先是一惊:呀!还真像那么回事。这以后,不管人们怎么说,他认准了自己的社会角色——郊区副区长。他分管蔬菜工作。看到呼市的人要吃五六个月的大白菜,他心里不安,狠劲抓了4年。如今,郊区有4000多亩蔬菜大棚,市民的“菜篮子”丰富了。菜农也尝到甜头。
在分管城建工作时,他大抓新农村建设。几年工夫,郊区的砖瓦房、小楼房连成了片。他总说:“咱是世代农家子弟,咱不好好干能对得起谁呢?”近两年,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文艺界和广告界一些人请他“出山”,一些省、市的大型文艺晚会也让他出场,他一一谢绝了。最终,他还是挨不住家乡父老的盛情,成了内蒙古电影厂的兼职特型演员。
(附图片)
伊海云(左)和他的热心观众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