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走出泥沼是坦途——访昆明市强制戒毒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6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走出泥沼是坦途
——访昆明市强制戒毒所
本报记者任维东
出昆明城沿昆畹公路行驶20来公里,在距公路不远处的小山洼里,有一个绿树环抱、农田围绕的清静所在,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市强制戒毒所。
全国最大的戒毒所
市公安局政治部杨振勋副主任告诉记者:“这是全国目前最大的强制戒毒所。”
老边防军人出身的张所长介绍说,为了消除吸毒这一社会丑恶现象,挽救吸毒的青少年,昆明市投入大量资金,于1989年12月8日组建了这个戒毒所。所里有公安管理干部、医生、护士等共50多名工作人员,占地61亩,有400张医疗床位,年收治吸毒者在2000人以上。
由于戒毒效果好,管理得当,不光是本地的瘾君子来此戒毒,远至新疆、广东、四川的吸毒者也纷纷前来戒毒。其中还有16名自愿来的香港、台湾的吸毒者在这里脱了瘾。建所以来,前后已收治了6232人次戒毒。
昆明模式受到注意
记者来采访的这一天,正巧赶上全国检察院系统的检察官们前来参观。
大家观看了病员们表演的文艺节目和篮球赛,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治疗、学习情况。
张所长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这里已经成了昆明的一个对外窗口了。”来这里参观访问的不仅有全国各地、各系统的人士,还有马来西亚总理、美国的助理国务卿、英国的皇家警察、联合国禁毒组织官员和一些外国记者。从去年到现在,前来参观的达3000人次。
人们对昆明戒毒所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戒毒经验。有人称它为“昆明模式”。
滥用药物的危害
吸毒,在医学上称为药物滥用,严重危害身心健康,重者导致死亡。由于毒品伤害,不少瘾君子人格变异、道德沦丧,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张所长把他们的戒毒经验概括为:“针对吸毒成瘾者既是违法者又是病人的双重人格特点,我们坚持教育、挽救、治疗、康复的方针,对戒毒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医院化治疗、系列化教育,在集体生活中体现家庭的温暖。”
戒毒的目的,是让吸毒者停止吸毒,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目前在戒毒所进行的戒毒工作,医学上称“临床脱瘾”,还不等于戒断,要真正巩固,戒除对毒品的渴望与倚赖,还需要一段较长的康复过程。戒毒已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戒毒期间,除了治疗以外,戒毒者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每天统一出早操,统一上课,学习有关毒品危害和政策法规的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统一吃饭,晚上统一熄灯睡觉。还经常看电视新闻、电影和禁毒录像,举办舞会,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通过这些方式,来矫正吸毒者的不良行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戒毒的自觉性,鼓起他们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念。脱瘾离所时,还要与其家长签订保教协议书,以进行长期监督、帮助。
今年4月12日,昆明的友好城市——瑞士苏黎世市第一副市长托马斯·瓦格纳先生来这里参观后,对这里的戒毒成就深表赞赏。
戒毒者的心声
戒毒者大都是青年人,最小的才14岁。
在女戒毒者的宿舍,记者采访了一位姓合的姑娘,她正躺在床上输液。
盖着被子,脸色苍白,她才24岁,刚入所4天,接受治疗后反应还很强烈。
“你吸毒几年了?”“两年。”“怎么染上毒品的?”“朋友介绍的。”
“进来后脱离了毒品有什么反应?”“恶心想吐,吃不进东西,心里难受,骨头疼。”护士王美仙告诉我,她昨天毒瘾犯得很凶,浑身起鸡皮疙瘩。
“有没有决心戒掉?”“有。”
楼下庭院里阳光灿烂,女病员正三三两两地玩呼啦圈、打排球,都是些年轻姑娘。当我把照相机对准她们时,许多人不愿意曝光,或低下头,或背转身。在墙根下,我和其中的4个聊了起来。
有位穿杏黄色衬衫的女士说:“相莫照了,聊聊可以。”她是做百货生意的个体户,有个5岁的儿子。吸毒把赚来的钱都消耗掉了,现在很后悔,经过治疗,快要脱瘾了。她高兴地说:“我现在一顿吃两大碗饭,你看长得这么胖。”许多戒毒者刚进戒毒所时,身体很虚弱,有的骨瘦如柴。而脱瘾出所时,平均每人体重增加8公斤左右。
一位姓杨的男青年,原是昆明一乐队的鼓手,打得一手好鼓,去年已经脱瘾离所,现定居日本并建立了温暖的小家庭。不久前,他在写给戒毒所的信中说:身体恢复得很好,也没有再吸毒,彻底戒断了,非常感谢戒毒所。(附图片)
戒毒所医护人员给刚进所的女吸毒者进行治疗。本报记者任维东摄
张玉祖所长(左一)介绍特效中药“626戒毒胶囊”。本报记者 任维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