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云南访“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6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云南访“奇”
徐江善汤计
“奇事”何其多
祖国大西南的云南不仅是动物、植物的王国,大概“怪事”之多也居国内各省市榜首。记者一到云南,当地的朋友便讲起了云南18怪,什么“房子吊起来,鸡蛋串起来卖”等等,记也记不住。到了畹町,一位叫朱华的朋友又讲了4怪:“鞋子无帮,裤子没裆,衣服无领,帽子没顶”。
在云南跑了一个月,走边城,串傣寨,过坝区,访农户,所见所闻,“怪事”之多,果然名不虚传。
在边城畹町市,“鞋子无帮,裤子没裆”比比皆是。无论是引车卖浆的挑夫贩卒,还是市府机关的科员、局长;无论是艳若桃李的少女,还是满头银丝的老翁,一律赤脚穿一双拖鞋。记者站在和平大街细数过客,在过往的20余人中只有两人穿带帮的鞋子,一打听,才知他们是外地人。
傣家妇女身着筒裙,格外漂亮,可堂堂须眉男子也穿着“笼基”(裙子)招摇过市,实在令我们这些北方来客大开眼界。傣家男子不仅出门上街时穿,在家待客时也穿;干活时穿,到机关上班时也穿。在芒市,一群群傣家妇女头戴包头(无顶的帽子),肩挑竹筐赶往集市。农贸市场上,六七个鸡蛋被草绳捆绑成一串,摆在摊床上出售。
傣家村寨的竹楼,把居室建在空中,看起来似乎摇摇晃晃,傣家人却在上边悠闲自得。
“奇”中看变化
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94%的山区封闭了各族人民,形成了各自的习俗和文化。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云南诸“怪”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傣寨,尽管以竹为建筑材料的竹楼依然还在,但却出现不少以木材为材料的竹楼,在一些富裕村寨,一座座钢筋水泥砖瓦结构的竹楼拔地而起,竹楼经过了竹、木、钢筋水泥三代的变迁。
在西双版纳,有一尊纪念周总理当年参加傣族泼水节的塑像,总理身穿无领衣,头戴没顶的包头,面容慈祥,与傣民泼水同乐。当地的一位朋友说,在城里,如今很少有男人戴包头、穿无领衣服了,只有在一些傣家的寨子里还能看到过去的这种打扮。
记者看到,即使在傣家村寨,有些年轻人也穿起了长裤。老村长帕帅穿一条短裤在他的竹楼里接待我们,他说:“笼基”的优点很多,走起路来凉快,撩起来可以趟水过河,在野外过夜可当被子用,但是,长裤和短裤也有优点,我也经常穿。
“奇”中听潮音
在云南,采访一件件“怪”事的发展变化,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进程的脉搏,聆听到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的时代潮音,和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去,人们穷,穿不起拖鞋,整天赤脚走路,后来在木板上钉两条带子当拖鞋穿。我小的时候,如果能穿上一双布底拖鞋,就会高兴地跳起来!”在畹町,一位卖拖鞋的老太太感慨万千:“看看现在,”老太太指着她的摊床说:木板拖鞋早就不见了,布的、塑料的、橡胶的,拖鞋越作越精,样式越来越多,谁家里的拖鞋没有个三双四双的!
德宏州新闻办公室主任朱宽柔向我们讲述了“笼基”的变化,他说,过去傣家人穿的“笼基”都是自己织的土布作成的,这几年人们的生活好了,开始时兴的确凉,如今兴起丝绸啦。
在芒市,“帽子无顶”的变化给人很大启发。年老一些的妇女依然喜欢戴蓝色或黑色的“包头”,年轻人的“包头”不仅由土布改为丝绸,从颜色到样式都发生了变化。有些女青年戴起草帽,还有的摘掉了“包头”,烫起时髦的发型。
一位傣家少妇穿一双设计精美的拖鞋,两条交叉的红带子格外醒目。她带着的孩子穿的拖鞋上印着一对憨态可掬的小熊猫,使小男孩更加顽皮可爱。一位女青年说,拖鞋应该是整体服饰的一部分,应该与所穿服装协调起来,协调才是美。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附图片)
云南18怪之一:鸡蛋串起来卖。江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