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使他成为德国当代作品最丰、最负盛名的版画家。然而他却是——没有处女作的版画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7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使他成为德国当代作品最丰、最负盛名的版画家。然而他却是——
没有处女作的版画家
何刚
1929年,杨森出生于德国汉堡,17岁进入汉堡高等艺术学院,师从阿尔弗雷德·马劳,他是马劳最喜爱的学生。然而他的一生都在内心深处同尊师的教条相冲突。杨森性情暴躁、狂热而怪僻,他的艺术生涯也是内容丰富并充满激情。
杨森起初从事水彩画。50年代初,他开始尝试木刻。195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学保罗·翁德里希让他接触到版画。杨森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保罗对他说,杨森,你应该从事版画创作!他说,是吗?但你应当教我。保罗说,好!就这样,保罗当起了杨森的版画启蒙老师。
他沉湎于学习版画,急不可待地以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眼中的世界。他花了几个小时在锌版上打好4万多个小孔,然后将处女作放入硝酸溶液中。他按捺不住即将成功的欣喜,跑去找保罗。
等他兴冲冲地跑回来,他呆住了:一阵硫磺色的煤烟迎面而来,锌版无影无踪!原来,他过于兴奋而忘了在背面涂上护漆。“我的第一张版画就这样变成了一团糟。”
杨森对创作总是充满激情,他的版画上满是狂乱而抽象的线条、版块。但他并不追随“超现实”、“抽象主体”等战后流行一时的艺术概念,他以版画来表现他那独特的狂热性及对各种题材的热情和创作欲望。
杨森的题材来自他的生活:人物、形体、面部造型和风景,但最主要的还是自画像,这使他很早就名扬国外,其中有许多成了本世纪最感人的自画像。他坦诚而毫不留情地画自己:戴着眼镜,蓬头下浮肿的脸。严肃与诙谐、善与恶、荒谬、天真与讽刺之间的奇特组合,在他表情变化多样的自画像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1969年至1976年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1972年12月,他在一周内竟然创作了27张蚀刻系列自画像,并将其中23张题名结集出版,这便是后来令人赞叹不止的《自画像〈汉诺之死〉》。
威兰·斯米特说:“杨森并不注重人的美与丑和画是否具有写实性;重要的是真与善、恶之间的平衡。”他使人像观赏风景画一样观赏自画像,体现出一种艺术的主观性和高度。
杨森热爱生命和自然,现实的勃勃生机引发了他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除自画像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场景画。柳树、暗礁、沼泽、山崖……美妙而充满险恶的自然万象尽浓缩在《北斋散步集》(1972年)、《风景画》(1963年—1976年)之中。
他研究与临摹加瓦尼风趣的绘画,于是,化装服饰、假面具等成为令他惊喜的版画题材。1971年11月初他完成了系列蚀刻画——《威尼斯狂欢节》,狂欢节中悲伤的面具与画中的嘲讽形成奇妙的诙谐趣味。
杨森现在仍安闲地生活在汉堡。65岁的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1000多幅作品和好评如潮的声誉,他仍频频奔波于世界各地,继续在现实与心灵世界中追索灵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