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沙河渡口村生产备荒成绩大 苗锄三遍评功选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8-17
第2版()
专栏:

  沙河渡口村生产备荒成绩大
 苗锄三遍评功选模
【本报记者团十五日电】沙河渡口村,开展群众性的立功运动,推动生产备荒,成绩甚大。该村战士石玉成,在前线立了大功,村长彭连抓住全村给石玉成家挂匾、群众羡慕功臣、情绪高涨的机会,号召大家生产立功。群众虽然认识了立功光荣,但觉得那是英雄、干部的事,自己立不了功,有的说:“军队在前方,枪炮底下立功。咱庄稼汉还立个啥功。”不了解究竟怎样算作立功。领导上通过各个系统,再三解释,男人们抗旱备荒挑水点种,女人们勤劳纺织,省吃俭用,“只要作了好事,就算立功。”部分群众,开始接受,并在生产劳作的过程中酝酿起来。修河滩水渠时,石来金不愿去,干部就向他说:“天旱成这样,你不去修滩怎么立功呢?”他说:“干部们说能立功,我马上去!”于是跑到河滩里抬石头,拣大的抬,非常积极。领导上用这个例子,教育大家“这就是立功”,号召全村学习他。群众对立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好努力的空气,弥漫全村。这时领导上进一步领导订定生产渡荒立功计划,以互助组和户为单位,确定每个人的奋斗目标,每到一个农事段落,即进行一次群众性的检查,努力的方向有了,人人争强,全村现已初步完成该村村长——太行区模范干部彭连在群英会上订的生产计划。谷已锄过四遍(该村下雨较早),水地上粪六十担,旱地上粪三十担,修滩地百余亩,种蓝二○六亩,棉花五百亩,都是担水点种的。各种副业已获利润一千一百万元,节约换饭后,全村一千六百人,五十天省米一万五千多斤,并以副业收入买粮,现存下三万五千斤麦子,五千多斤米,以作备荒之用。锄完第三遍苗,乘着不久要锄第四遍苗的空隙,全村举行表功评功,先在互助组内报告,自报和举荐(别人替他报),经大家讨论通过后,报告到评功委员会,有些自己认为有功而小组未通过的,则在全村大会上,自己报告,由全村群众讨论。评功委员会由各组选出,负责复评,把结果提交全村群众大会,由大会作最后决定。此次全村被公认立功者一○六人,另有二十五人,受到口头表扬。经过评功,全村情绪更高,饭场上,地堰边,随处都在谈论立功问题,一个“最后鼓一把劲,争取今秋不歉收,或少歉收”的立功计划,正在酝酿中。 (奎林、李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