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拍卖“四荒”使用权换来农民积极性——山西吕梁地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9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拍卖“四荒”使用权换来农民积极性
——山西吕梁地区见闻
杨小宁郭笑云李伟
山西省吕梁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177万亩,占全区面积的69%。
1982年以来,吕梁地区推行户包治理,全区承包治理小流域的农户达9.8万户,占山区农户总数的21%。10年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46.71万亩,占承包治理面积的50.8%,治理效果是前所未有的。
但全区9.8万户承包户中,年均小流域经济收入5000元以上的仅有100户,年收入万元以上的只有10户。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群众没吃到一颗“定心丸”,存在怕政策变的心理。“没要钱就给了咱,也可以不给钱再要回去。”正是这样的心态,造成了包而不治和治而不佳的结果。面对小流域治理出现的困境,有的乡村曾出现过拍卖“四荒”使用权的大胆举动。但地、县两级未敢拍板推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使吕梁各级干部壮了胆,吕梁地委行署决定,将“四荒”使用权一次性拍卖或租赁给农民和一切有志于开发“四荒”的社会团体和个人。拍卖期限一定50至100年。考虑到农民的心理习惯,规定,拍卖“四荒”必须正式签订契约,契约一式三份,双方签字盖章,乡镇农经站签证,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发放“四荒”使用证。农民认定,这就是“地契”,牢靠!
买”来的变化
“卖”、“100年不变”,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去年底,全区拍卖“四荒”149.9万亩,有5.4万户农户、62个机关团体参与购买,收回316.18万元,共形成拍卖“四荒”正式合同3.47万份。全区购荒户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投工600多万个,初步治理74.6万亩,国家个人投入比为4.5∶5.5,个人成为治理“四荒”的投入主体。从根本意义上说,拍卖“四荒”卖的只是使用权,所有权仍归集体,与户包小流域治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100年不变”。
岚县农民张李保说:“我出了钱买下,这东西就是我的,说到天也变不了!”
临县寨则沟村副书记王国珍说:“花钱买下,精心伺候,就是自家的产业。”
方山县圪洞镇潘家畈村村北的鸡儿沟,10年前就承包给了10户农民,但谁都未动一锹一镢,未栽一草一木。现在却是坝堰横卧,梯田平展,树苗嫩绿。此条沟的主人张有成说:这是“买”来的变化。
拍卖掀起了热潮,那么治理到底怎么样呢?离石县田家会镇前马村25岁的农民郭七宝,在1992年冬,弟兄7人和界峁村的白学清,投资6.3万元,合股购买了界峁村的黄蒿梁万亩荒山,期限为100年。这是目前整个吕梁地区购买“四荒”面积最大、治理条件最差的一家。1万余亩荒山中仅有零星耕地50余亩。但是郭七宝充满信心。他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反复考察、论证,制订了《黄蒿梁荒山开发治理筹划报告》,规划一年打基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从去年3月份以来,雇工30多人,在黄蒿梁上安营扎寨,投资33万余元,已治理“四荒”地3000多亩。他们的规划目标、治理速度、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和省、地、县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农民尤其是那些偏远山区,生活水平极低的农民,买了“四荒”使用权之后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在黄河边上,我们来到了临县丛罗峪镇寨则沟村。这里与陕西佳县隔黄河相望,地处偏远,外边很少来人。村里有200多人,不到60户,劳力只有50多个,满山遍野都是石头。就是这样的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户基本都买了“四荒”,多的买五六亩,少的也买了三四亩。他们用石块垒起一个个小坝,爬遍荒山用手捧回一把把泥土,开出了一亩亩土地,用买衣服的钱买回树苗栽上,辛勤培育。硬是靠这种办法,家家户户都栽上了枣树。48岁的王国珍说,咱种了这么多枣树,10年以后收入肯定错不了。退休教师王汉书认定这是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最现实的路子,他把孩子们都发动起来,每天没日没夜地在山里干。
艰难的“起飞”
农民由自然经济的生产者变为商品经济中的有竞争力的商品生产者。这是一个艰难的“起飞”。从买“四荒”,掌握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开始,吕梁贫困山区的农民已经开始“起飞”了。
李秋生,28岁,临县城关镇胜利坪村的农民。这个县阳泉乡孟家村在海拔近2000米的汉高山主峰桃笼咀上,有1000多亩处女地。1991年8月,李秋生拿出6000元,取得了这片荒坡地的使用权,期限为20年。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李秋生在山上已经投入了20多万元,治理了800多亩荒坡,栽下仁用杏、果树、药材和经济作物,利用面积已达80%以上。目前已开始小有收益,去年从山上拿回了3万多元,预计今年开始全面受益。按合同规定,20年后,山上所有作物都归孟家村所有,与李秋生三七分成,别小看这“三”,仅此一项,村民可人均净增收2000多元。
山西省农科院综考所副研究员阎金龙,去年3月购买了方山县马坊镇温家庄村杨寨沟流域5400亩。尽管去年投资较大,收入少,但阎金龙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他试种的“早春4号”豆角、“阿太”西葫芦和葱头,均比当地品种早上市半个月,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注意。村民们开始注意到精细菜的生产和品种的优选以及上市的“时间差”。看来,农民已开始逐步完成从“买”到“卖”的艰难起飞,“起飞”是艰难的,但毕竟已经开始了。
多边的社会效益
有许多机关团体购买了“四荒”使用权,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为干部分流找到了新的载体。吕梁地区有近500万亩“四荒”尚未治理,这既是未来潜在的发展优势,也是社会有用人才一展才华的好去处。
石楼县在综合改革试点中取消了41个常设机构,行政人员从950人减少到450人,减下来的大部分人员以“四荒”为依托,办经济实体,逐步与财政脱钩。内在的影响是,地、县机关干部进入治理“四荒”的行列,必将为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方山县下昔供销社租赁本乡庙底村一条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荒沟,搞农林牧综合开发,他们把引导农民奔小康作为更重要的任务来抓,通过试种、试栽、试养,达到示范作用。他们说,农民把生产搞上来了,我们供销社就可以在“供”、“销”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农村商品经济就会有更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