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不攀嫁妆不攀住 省下钱来搞投入衡水农民文明节俭办红白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征文

  不攀嫁妆不攀住 省下钱来搞投入
衡水农民文明节俭办红白事
本报讯“不攀嫁妆不攀住,省下钱来搞投入;结婚不比安乐窝,成家先栽摇钱树。”这首流传在河北省衡水市农村的歌谣反映了农民婚丧观念的新变化。这个市引导农民文明节俭办红白事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农村每年办红白事节约资金达400多万元。
衡水市农村曾一度盛行红白事大操大办风。发生过办一桩喜事,残羹剩饭醉死了头猪的奇闻。近两年来,衡水市把刹住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把这项工作纳入创建文明村和支部分类升级考核体系中。全市村村建立了红白事理事会,市文明办对各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各村实行干部党员带头节俭办红白事。彭杜村党支部书记杜双水,为儿子办喜事只花了100多元,又节俭又文明,为全村人树立了好榜样,全村没出现一次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
在“破”的同时,衡水市还在“立”上下功夫。市文明办协调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开展形式多样婚丧纪念活动。各乡镇实行了结婚栽喜树、丧事栽纪念树,以及集体婚礼、旅游结婚、送科技嫁妆、送致富项目等纪念方式。被评为河北省文明村的桥头村,村民结婚村干部不仅不陪吃,不陪喝,而且还向新婚青年讲村里的发展史,培养新婚青年的创业精神。
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减轻了农民自身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据统计,目前农民办红白事的费用分别比3年前下降500元和800元。赵圈镇胡堂村近几年10多对青年结婚不在住房嫁妆上搞攀比,而是在发家致富上搞竞赛。他们将双方父母准备的数千元结婚费用用来建蔬菜日光温室或买拖拉机,小家庭成了蔬菜生产专业户或运输专业户,年收入超过5000元。(刘振青张贵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