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面对洪水的威胁——荆江分洪区公安县人民奔小康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1
第2版(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之角

  面对洪水的威胁
——荆江分洪区公安县人民奔小康纪实
曾昭斌
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区在湖北省公安县境内。这个县堤防绵延,河网密布,14条河流过境,105个大小湖泊,800公里堤防,素有“江河走廊”、“百湖之县”之称。踏上这块土地,就会感到一种蓬勃向上、奋发拚搏的气息,这就是头顶“一碗水”、身负沉重包袱的分洪区人民正向小康迈进的坚实的步伐。1993年与3年前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3倍,国民收入增长98.6%,工业利税增长近3倍。
放活土地使用权
荆江分洪区兴建于1952年,是建国后全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当长江出现特大洪水时,分洪区就得开闸放水分洪,42年来,虽然只有1954年分过一次洪,但这里每年都要做好分洪的准备。每年洪峰到来时,一些农民承受不住洪水的“威胁”,杀仔畜,卖幼禽,更有甚者,迁家躲洪。“洪水威胁”,给全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制约。因此,到1978年分洪区人均收入只有490元,就是到了1990年,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还有51个村,占全县人口的10.3%。
全县80万农民的富裕程度决定着小康目标能否实现。不能光等靠国家“输血”,而是“自我造血”。公安县的头头脑脑们反复探讨、研究,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放活土地使用权。
放活土地使用权先是从一个偏僻乡镇开始的。这镇有个横堤子村,户均5.6亩耕地,零星分散。到1991年底,人均收入仍然只有560元,村集体欠债6.7万元。1993年,这个村对土地实行租赁经营,于是种田能手抢田种,有技术特长者弃耕“从艺”。村里很快出现规模经营,不少农户种田30亩,有的甚至达50亩。养殖专业户、个体加工企业迅猛发展到90家,从事流通者310人。这一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50元,村集体盈利30多万元。
“租地效应”很快传遍全县,不到一年,全县20%的耕地自发地实行了“流转”。风险抵押、租赁经营、“四荒”拍卖、招标开发、出让转让,形式多种多样,因地制宜。由此,全县出现2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近万户。
随着土地使用权的放活,引发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全县鱼、鳖、鳝,猪、牛、羊等牧副渔规模经营大户发展到8000多户,500个小组100个村形成了一组一业,一村一品。全县40%的农户庭院经济收入超过3000元。去年全县农村人均收入达到910元。
搭台唱好“重头戏”
与其他地区一样,公安县把发展工业作为奔小康的“重头戏”。然而,由于是分洪区,上边很少来投资,这里没有一家地级以上企业。仅有的800多家城乡工业企业,到1990年底亏损面达2/3。
怎么办?他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靠改革发展工业,他们抓住了企业最敏感的“神经”——产权。
为了促使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提高效益,他们将企业的资产、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拍卖、租赁、兼并、挂靠、联合、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各种形式,因厂制宜。这道闸门一开,企业生产要素异常活跃起来,全县423家企业改革了产权制度,吸纳各类资金1.54亿元,盘活资产存量8000万元。由此,100多家弱小企业因为有了“靠山”开始复活,一批骨干企业因为增强实力开始走向集团经营。
“对症下药”,明晰产权,使公安工业出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3年内产值、利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9%和58.3%,25家企业年利税过百万元,3家“龙头”企业年利税过千万元,工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城镇职工年收入人均达到3200元。
与此同时,公安县的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3年内,投资6400万元兴建了12个专业市场,34条“农民街”,全县商业网点发展到1万多个,一个小小县城竟冒出6个大型商场。因为有了“唱戏的舞台”,个体、私营工商户如雨后春笋发展到1.6万家,从业3.3万人。全县有10万农民下了“商海”,“贩卖状元”、“经销大王”、“运销大户”层出不穷,每天仅来自海南、广东、深圳三个地区的邮局汇款就是12万元!全县年商品零售额达7.9亿元,集贸市场成交额达6亿元,出现了一、二、三产业“平分天下”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