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李瑞环主席在瑞典发表演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1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瑞环主席在瑞典发表演讲
本报斯德哥尔摩5月10日电记者丁刚报道:应瑞典瑞中贸易理事会的邀请,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昨晚在这里的皇家歌剧院饭店宴会厅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演讲。李主席就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李瑞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重视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是以往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今后仍然要十分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
改革是动力。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使中国摆脱贫穷、走向富强的根本途径。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发展是目标。长期蒙受贫穷落后之苦的全体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发展经济。近些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按人口平均在世界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过高地估计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每年新增加的人口即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就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当然,我们也反对脱离实际的高速度,我们主张经济的发展既要快速又要持续、健康。稳定是前提。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稳定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都难以进行。因此,我们提出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十分注意把握好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原则,以便把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缩小到最低限度。总之,不深化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重视发展,就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保持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然,没有改革和发展,也难以实现和保持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是我们研究处理中国问题始终重视的一大原则。
李瑞环说,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历史上备受战乱之磨难,在近几十年中又经历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动乱,因而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我们警惕和反对来自任何方面、以任何形式和借口破坏中国稳定局面的做法。我们认为,拥有11.8亿人口的中国稳定与否,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出现了混乱,对世界也是一场灾难。中国人民为自己国家稳定付出的努力,也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的贡献。
李瑞环在演讲中特别指出,中国人民由衷地将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总结汲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在亿万群众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之所以有今天,与我们拥有这一正确的、富于预见性的理论作为指导是分不开的。今后,我们仍然要从邓小平同志的深邃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
最后,李瑞环高度评价中瑞友好合作关系。他说,早在十三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访华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陛下时说:瑞典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认为中瑞两国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都还有巨大的潜力。我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瑞两国的互利合作将不断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将进一步发展。
李主席的演讲引起了与会的近百位瑞典工商企业界人士的浓厚兴趣,受到了热烈欢迎。(附图片)
李瑞环主席在演讲。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