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从大碗茶说到大众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从大碗茶说到大众化
杜渺
天渐渐热起来了,进城赶集的农民和匆匆的路人口干舌燥,多么希望能喝上一杯茶水啊!然而大碗茶生意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人愿意干了。想不到的是,笔者有一天去县城车站送客,无意中发现在车站大门一侧有一位老太太正在卖芦叶烧成的大碗茶,一毛钱一碗。我上前要了一碗,一饮而尽,如逢甘露。
无独有偶。最近发现,在县城一座商场的宽敞走廊下,每逢午饭时分,许多进城的民工都涌向那里就餐。原来是一家个体户在那里摆起了大众饭菜摊,一大碗米饭一块钱,一大碗青菜豆腐汤五毛钱。看着摊主一家忙乎乎的样子和就餐者吃得热呼呼的神态,联想到大碗茶,我的心中难以平静。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民也比过去富裕了。但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绝大多数农民收入还是有限的。到城里打工的农民早出晚归,一天也只能挣十块八块钱。他们何尝不想到那高级餐馆里坐一坐,享受一番,然而,袋子里就那么点钱,全家人或指望它买口粮,或指望它给病人抓药,或指望它把破漏的屋子修一修,怎么能只顾自己一饱口福呢?眼下的饭店、餐馆,最简单的一碗榨菜蛋汤也要两三块钱,舍不得啊!农民多么盼望开饭店、办菜馆、摆茶摊的多为他们想一想,在出售高档饭菜和饮料的同时,也能做点大众菜和大碗茶。
从大碗茶、大众菜,我想到了大众化的问题。我国目前毕竟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全国发展又是那么不平衡。即使发达地区,群众的收入水平也有差距。因此,物质生产部门要注意设计、生产不同档次的生活消费品,流通服务部门要经营不同档次的服务项目,满足各种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比如,城市开发和出售商品房,就应该有高中低档次;城镇上既要有比较高档的宾馆,也要有一般出差人员和老百姓能够承受的普通旅社;服装、鞋帽市场上,除了有适应高消费层次人们需求的服装、皮鞋,更要有适应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的中低档服装和鞋帽;影剧院里,既可以开设包厢和豪华雅座,更要设立大多数观众可以光顾的座位……
现在许多精神产品和服务项目也越来越高档化,价格越涨越高。有些书籍装潢印刷考究一些就要二十几元一本。公园和娱乐场所的门票一涨再涨,就连最佳的照相位置也被固定为收费点,游人不得随意涉足,等等。高价的精神文化消费,对多数收入平平的人来说是无法享受的。
我在此呼吁: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流通服务部门不能只追求高档化,还要努力坚持大众化的方向。指导思想上必须切实解决好“为大多数人”的问题。薄利多销,为绝大多数人服务得好,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