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古镇不古新貌益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3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古镇不古新貌益新
梁兆明蓝松涛
灯饰电器万千种,建材木头满河涌;花卉苗木全国种,废品加工一条龙。
这首顺口溜,正是中山市古镇的生动写照。省长朱森林前不久来到这里,有感挥毫:“古镇不古,新貌益新”。
古镇全境70来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乡。说来令人惊讶:全镇无山不见林,而粤西山区至雷州半岛,八成以上绿化树木都姓“古”。
颇具规模的花木生产基地在古镇南部。60多家花木专业户种植花木300多公顷,形成连绵4公里的花木长廊,栽培的花木中名贵品种就有1000多个。古镇人还到珠海、江门等市地多人少的农村,租用80公顷土地办花木场,除了供省内市场外,以大量花木供应全国各地。
古镇花木种植的年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半数以上,农民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在2500元以上。他们种植花木致富了,又在花木长廊附近巧手创造了一个“灯饰城”,让自然美与人造美相映生辉。
“灯饰城”中的个体企业已有400家,大多数是种花木“种”出来的。最大的一家灯饰厂拥有从原材料、零配件到成品“一条龙”生产线,6成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仅出口英国的宫灯就近8.8万盏。这家企业的最大股东是花木长廊里的花木种植专业户区池发。
现在,古镇灯饰城已闻名海内外。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市场灯饰销售量的2/5产自这个“城”。公路两旁灯饰展销店鳞次栉比,台灯、壁灯、装饰灯,灯灯耀目。若问品种有多少,谁也说不明白,因为灯饰是“百变美人”。今天出了个花款,说不定明天就换个新妆。这也是灯饰城赢得市场的诀窍。
古镇奇观处处是。古镇东大门的曹步村濒临西江,河道上船只满载的和水中飘浮的是木材,陆上汽车装卸的和公路两旁堆成山的,也是木材。
小小曹步村是广东有名的木材市场。这里密集几百家木材加工场,产出的装饰木、建材木、地板砖是国内外的畅销货。
古镇富甲一方。农民银行存款就达7.5亿元,人均1.25万元。古镇农民富裕了,追求的不是吃喝玩乐,而是把资金筹集起来,沿西江逆流而上进入广西和云贵高原,以补偿贸易形式扶贫。山区行路难,他们出资修路;山区办学难,他们捐资建校;山区育林难,他们投资造林……
得到有力支持的山里人,也把山林采伐计划指标优先给古镇,320多家木材经销部因此“材”源滚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