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青叶厅里沐“台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3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青叶厅里沐“台风”
黄河
据说,在台湾,吃的去处第一便是“青叶餐厅”,那身份,颇似北京的“全聚德”。
没机会去台湾,5月的一天,在邓小平曾出席过奠基仪式的北京兆龙饭店,笔者有幸一睹海峡彼岸那名店的风采,一品宝岛那极具特色的菜肴和小吃。
众所周知,饮食艺术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基本要素讲究色、香、味、形,考究一些,还追求器皿、环境、礼仪等,更有甚者还把饮食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结合起来。
兆龙饭店里的青叶餐厅虽属台北的分店,但陈设风格亦不例外。典雅古朴的厅室里挂着对联国画,福禄红字透出几分喜庆吉祥,别具特色的台湾风光片更添宝岛情趣,还有身着传统服装的小姐迎来送往。在这清新祥和的环境中品尝风味独特的台菜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台湾海产丰富,所以一眼看去,主菜里满是鱼、虾、蟹、贝。不过烹制方法不同,味道也就各异了。一种虾,或生蒸,或活炒,或做拼盘,或制烧麦,形色虽近,各有其香。再看那鲜嫩甘美的砂锅鱼翅,金黄香肥的桂花蟹腿,珠圆玉润的翡翠干贝,令人垂涎欲滴,驻足一尝。
与这些“大菜”相比,那些清粥小菜似乎过于朴素了。用萝卜干和鸡蛋调糊煎制的菜脯蛋,把红烧肉汁上层的肉末儿撒在米饭面条上而成的肉燥饭、肉燥面等,这些源于当年开垦台湾的居民们贫困生活的饭菜,如今大受台湾人的喜爱而纷纷登堂入“宴”,吃起来颇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其实,现在最具特色的台菜正是台湾一般家庭中吃的佐饭菜,这些菜通常不易在餐厅或宴席中摆出一个风格,所以直到30多年前,台湾除了路边小摊外还没有正式的台菜餐厅。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人们渐渐有了夜生活,用餐舒适、装饰讲究的餐厅应运而生。台北青叶餐厅就是以夜宵生意起家,从经营家庭型的清粥小菜到精致丰富的宴席料理,发展成今天台湾公认最正宗的台菜餐厅的。
看那位专程从“台北青叶”赶来的师傅,熟练地把菜丝肉丝、各种调料包在一张薄纸般的煎饼里,美味可口的润饼就做好了;服务小姐从那极富台湾特色的笼屉里取出圆皮儿,中间再夹上肉片、粉条、香菜等馅儿一折,递到眼前的就是一枚口味独特的刈包;待吃完香喷喷的大肉粽,晶亮爽滑的炒米粉,再喝上一碗芋头西米露,来一盘新鲜的亚热带水果,更仿佛身在宝岛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