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梧州 好大一片绿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3
第11版(体育)
专栏:

  梧州
 好大一片绿茵
杨永正
梧州,位于广东广西交界处,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暖。
秀丽温情的桂江与奔腾浩荡的西江在这里汇合,人们将它称之为鸳鸯江。由14个足球场组成的国家体委梧州体训基地,就坐落在鸳鸯江畔。这片水域,清中有浊,浊中有清,犹如足球黑白相间的表面。它不愧为中国少年足球城。
梧州市将这块风水宝地,无私地奉献给中国足球事业,希望能托起中国足球的太阳。
近20年来,无论是北端的黑龙江,西部的新疆,还是近邻广东等优秀少年足球队都云集这里,进行一年一度的冬训。每年参加冬训的运动员有400多人,教练员50多名。
每当朝阳升起,露水未干,几百名穿着各种颜色球衣的小队员便散布在14个训练球场,奔跑、做操、练球。他们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到这气候温暖的基地,如同严冬过去,大地回春那般舒展。个个精神振奋、生龙活虎。20年,就像20个台阶,将一代又一代的足球新苗,推向高峰,输送到青年队、甲级队、国家队。马林、贾秀全、唐尧东、谢育新等一批中国足球的名将,曾在这里冬训过。1984年12月,高丰文带领的中国少年队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冬训,其后闯入了世界少年锦标赛的八强。1993年,中国健力宝少年队赴巴西开始长达5年的训练,也是从梧州走出去的。梧州这块冬训大草坪,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说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精神,把全国的足球娃娃中的佼佼者集中起来,添加“营养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大批当年驰骋绿茵场的名将,退役后挑起绿茵希望工程的重任,执教少年队,洒热汗、熬心血。
辽宁少年队教练张引,带队已经9年了。9年里,他为孩子们全面成长,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挥洒多少汗水。刚50岁出头,已是头发斑白。张教练在训练场上是严师,细心严格地指导小队员进行各项技术动作的练习,各种战术的练习,与队员们摸爬滚打。有时队员技术动作完成得不理想,他从不大声训斥,而是自己再示范,耐心地指点队员。运动员在梧州冬训时,每周安排三个半天学习文化,张教练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进步快,特地请来辽宁体校一名文化教员,及时辅导。他天天写日记,将孩子们生活、学习等详细记录下来。有不少教练,像北京的张建国、上海宝钢的景广发、大连的柳忠长,他们年轻时作为运动员来梧州学习踢球技术,而后来成为少年队教练后又来梧州教孩子们踢球。
有不少曾担任过甲级队领队、教练的名将,又担任少年队教练,像大连盖增臣、广东关至锐、北京李辉。
在梧州市政府办公楼里,陈列着一只黑白相间的足球。这是今年1月中国足协特地赠送给梧州市政府的,上面签满了中国足协副主席孙宝荣、陈成达、张宏根以及一批教练员的姓名。这是梧州市民与中国足球友谊的象征,表达了中国足协对梧州市热心支持足球事业的感激之情。
足球,在梧州市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人们爱踢球爱看球,虽然本地没有球星,人们却为拥有这样一个足球明星的摇篮而骄傲,为这块风水宝地献给足球事业而自豪。
冬训期间,梧州市市长去训练场,看望来自天南地北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给他们送去温暖,勉励他们刻苦训练。市领导对训练基地的工作更为关注。1993—1994年冬训期间,市长宋福民先后到训练基地现场办公,商讨如何使基地的设施、生活条件更为完善。市委书记徐瑞林也专程察看场地设施,研究问题。
十几年来,梧州市领导和群众用汗水浇灌这块绿茵,使之生机盎然,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托起未来的球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