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一部探索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创新的佳作——《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6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部探索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创新的佳作
——《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序
刘国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14年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立足改革开放的现实,在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经济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本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和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若干目标相同而形式多样的经济改革理论流派。就整个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言,从对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每一发展阶段无不凝结着中国经济学家们的智慧和心血。就各个理论流派而言,无论从对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系统分析,还是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各项具体改革措施的探讨;无论是在宏观调控体系的设计,还是在微观经济基础塑造的研究上,都反映了一代经济学人对真理的孜孜追求。
为了系统地总结14年来中国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改革理论的多维探索,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发展的艰难曲折;为了继承14年来经济改革理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南财经大学叶远胜教授经过三年努力,主编撰写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一书。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的同志研究和探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都大有裨益。
就《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自身而言,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研究角度新颖。该书作者按照统一规范将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格局,归纳为整体协调改革派、所有制改革派、经营权主导改革派、宏观改革派、经济改革宽松学派、产权改革派和制度创新派等七大流派,并以七大流派的产生、发展为线索,把14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百家争鸣的恢弘场面梳理得井然有序,使读者较易把握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演进的脉络,了解各个理论发展阶段上的研究热点和各派之间的分歧。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独具匠心,颇有新意,仅此一点,就足以反映该书的内在价值。
第二,研究方法规范。该书作者批判地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流派划分和研究的一般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产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其基本理论的完善性、政策主张的一贯性、改革战略选择的鲜明性、改革政策的实践性这样几个方面,界定出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七大流派,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流派选择、划分标准。对每一流派的研究都按照形成过程、代表人物、基本理论及理论渊源、改革思路、政策设计及政策实践、综合评价(包括对各流派的比较分析)这样一套作者自己设计的规范来进行。全书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逻辑性较强。
第三,文献丰富,学风踏实。对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发展史的研究。因而有关文献的全面占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该书作者花费大量心血,收集整理了十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在写作上,忠实原著,每一个观点都有详细的出处,每一点评价都论之有据。该书力求全面系统和客观公正地介绍各个流派,避免不加任何分析的任意取舍。这种严谨的学术作风是值得称道和提倡的。
第四,介评结合,见解不凡。该书作者并不局限于单纯地介绍各个流派的观点和思想,而是在介绍和综述的基础上,以不带任何偏激的眼光加以审视和评价(除了对每一流派都专辟一节评价部分外,在其他场合也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作者的倾向和观点)。由于这些评价是在博采众长、深入研究后作出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当然,作为一部总结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思想和观点的著作,该书的不成熟之处是难免的,如在中国经济改革理论流派的划分和界定方面、在对不同流派的比较分析方面、在对各流派的系统评述方面,还需探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