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隔世犹闻书香馥——记聊城海源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7
第12版(副刊)
专栏:

  隔世犹闻书香馥
——记聊城海源阁
徐怀谦
刘鹗著《老残游记》中有一段写老残风餐露宿,费了两三天的工夫,赶到东昌府,想一睹柳小惠家的藏书。结果逗留数日,终未能如愿,只是从一家小书店的掌柜口中知道,这柳家的书,关锁在几百个大箱子内,不但外人见不着,就是他族中人也不能得见。老残闷闷不乐,提笔在旅店墙上写了一首七绝:
沧苇遵王士礼居
艺芸精舍四家书
一齐归入东昌府
深锁琅嬛饱蠹鱼
这是老残的激愤之辞,从中却可看出柳家的藏书之富。如果我们把文学还原为历史,就会知道这里所写的正是中国藏书史上赫赫有名的聊城海源阁了。
海源阁位于聊城古城万寿观街路北,由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如其尚存,该有150多年的历史了。藏书楼坐北面南,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藏书处。建筑并不打眼,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栋二层楼房,里面的收藏却名满天下。当时杨以增的海源阁,与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以瞿、杨两家所藏宋元珍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誉。
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至杨以增,“平生无他嗜,一专于书”。他任湖北襄郧道员时正式开始收购书籍,任陕甘总督时以购精刻本、善本为主,任河道总督时,得江苏泰兴季振直(字沧苇)、常熟人钱曾(字遵王)、吴县黄丕烈的“士礼居”、常州汪士钟的“艺芸精舍”等四大家散出的珍贵书籍。杨以增之子杨绍和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等职,官居北京时,又得清室弘晓“乐善堂”的藏书。杨以增之孙杨保彝,曾任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使海源阁的藏书更加发扬光大。这样经过杨氏四代人的广搜博取,海源阁的收藏数量达到22万卷之多,据杨保彝所编《海源阁书目》和《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记载,海源阁收藏宋元珍本464种、11328卷,明清版本3236种、208300卷。所以后人常用“琅嬛”(神话中天帝藏书处)来比喻海源阁的收藏,并不为过。海源阁的藏书虽多,但没有像老残诅咒的那样喂了蠹鱼。海源阁的第四代主人杨承训在《曝书》一文中说,他遵守旧规,每二年或三年就晒一次书,由清明起,到立夏止。所藏珍本,外有木匣,内有锦函,并在清明后每日将全部门窗打开,以使日暖风和之气徐徐进入。五至七天后,再将门窗严密封锁,同时封条,以示慎重。
遗憾的是,这类慎重在土匪、强盗等真正的蠹虫面前,就显得毫无意义了。1929年以后,土匪王金发两次攻陷聊城,都使海源阁的珍本书籍严重受损。1930年,杨宅开始沦为韩复榘部队的兵营,后又成为日伪军司令部,“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再加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十年浩劫,海源阁最终书散楼毁。所幸的是,早在1928年,杨承训已将主要宋元珍本移藏于天津租界住所,其中一部分后辗转归入北京图书馆。1930年,杨承训又将部分明清版本移藏济南,后辗转归入山东省图书馆。这才使中华民族的一笔旷世鸿宝没有完全被湮没。
公元1992年,聊城市政府筹集巨资,重修海源阁,坐其原址,因其旧制。今天的游人在参观了光岳楼、山陕会馆这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可以走进海源阁,感受一份独特的书香了。
藏书楼上,我一边品味着名人字画,一边追忆着海源阁昨日的荣耀:
1947年1月,聊城解放,八路军某部政治机关向入城部队发布了三项命令,其中第二项就是“保护中国四大书库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邯郸《人民日报》都在显著位置刊布了这一重大的新闻。
1961年,中华书局相继出版的标点本《二十四史》,其中前四史即以海源阁的藏本为主要参考文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到北京时,毛泽东主席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
一个重视文化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海源阁虽已无法焕发出它昔日的辉煌,但它的修复,则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复兴。遥想当年明清之际,会通河漕运的鼎盛,曾给聊城带来过前所未有的商业与文化的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京九铁路聊城段的建成通车,也必将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载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这是海源阁之大幸,更是88万聊城人民之大幸。(附图片)修复后的海源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