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需要适应,也需要引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8
第8版(副刊)
专栏:长短录

  需要适应,也需要引导
张永伟
由于电视剧观赏具有日常性、家庭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文化形式已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所以,每当“月上柳梢头”,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沉浸到与电视剧相会的那令人魂牵梦萦的“黄昏后”之中……
当今的观众更热切地希望看到社会变革中现实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那些过去时和未来时的作品,绝对没有他们躬身亲历、耳濡目染生活的荧屏化,来得更易接纳和认同。所以,凡是具有当代性的作品,或者说,能敏锐准确反映当代人价值观念、道德风范和文化心理变迁的电视剧,比如《外来妹》、《中国商人》、《北京人在纽约》等都能受到观众的欢迎,激起人们的共鸣。
电视剧制作是为了观众的文化消费,那么适应着观众的需要,也应该是制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我们却时常发现:制作者有时诚心诚意地去讨好观众,结果却意与愿违、适得其反。这并不是说适应观众的期待视野不对,而是说这种适应尚需要受到观众的制约。因为观众的心理在稳定的结构中时常要出现新的变化,他们的欣赏需要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不能因为《编辑部的故事》成功,就如法炮制出一个《海马歌舞厅》:同样是利用一个场景,几个穿线人物来连缀人事的纷扰和沧桑,但后者较之前者,效果一落千丈。《海马歌舞厅》面对的是已经变化了的观众,这样仍沿用《编辑部的故事》的模式,无异于方枘对圆凿。
当然,影响观众审美需要变化的原因是很多的,由于文化环境、社会地位以及欣赏习惯,必然会使广大观众对电视剧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渴望:有人喜欢天高云淡式的,有人喜欢风驰电掣式的,有人喜欢杏花春雨式的……这样,完全有可能出现:人们对一种类型的电视剧视而不见,而对另一种电视剧却望眼欲穿,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这一部分是优品,那一部分是劣品,这只能说明人们趣味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趣味有的并不十分高雅。当今的观众似乎更容易为五光十色的通俗文化所吸引,倒是对那些需要反复回味、底蕴深沉的作品失去了耐心。因此,在这种心理需求的下面,才会有鳞次栉比的庸俗文学和铺天盖地的地摊文化,反映在电视屏幕上,则是港台电视剧的绵延不断、大行红运。并不是说它们没有优秀之作,但也有不少的作品存在着严重的商品化、平庸化。由于电视剧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和影响力,这些作品的文化负值效应往往大于它们本身的优越性。这样在电视剧创作与观赏的关系上,就有了一个新的命题,即,不能光适应观众,而且还要引导观众。
所谓引导,就是利用电视剧的创作为电视剧的观赏规范一种正确的导向。这种导向的内涵,对电视剧的制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站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去沙里淘金,去海水炼盐,焕发出对人生独到发现,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开掘生活的真、善、美,针砭时弊的假、恶、丑。在圆融完整的多声部合奏中,铿锵有力地去奏响生活的主旋律。应该说,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形成极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引导的价值在于,制作者们所作的选择,不仅是电视剧创作的选择,而且是一种为观众的选择,所以,他们摄像机的取景框越大,视点越高,观众们的目力所及也就越多、越远。
这样的引导是一种创作思维深度的开发,也是对观众心理的一种适应。观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制作者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观众的这种需要也许并不强烈,并不耀眼,但一经电视剧的制作者把它们提炼出来,集中投注到屏幕上,就能唤起观众那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内蕴热情。因此,从本质上说,这种引导仍是对观众的适应,准确地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适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