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志越青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9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富邦杯改革者风采征文

  志越青山
南翔
与曾庆刚初识并深谈是在一个宁静的星期日。他的富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刚成立不久,他的“发迹”地布吉,才是他实业的大本营。所以他这套才使用两个来月的办公室显得过于干净和简单。
我们很快就达成共识——不谈产值、利润以及其它干巴巴的数字,谈童年,谈经历,谈家庭及孩子,当我们吃完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午餐盒饭以后,双腿架在厚实的茶几上假寐,也谈谈深圳的男人和女人。
他的太太是原配,现在是一家下属公司的大管家。
他的一对儿女,女的名珊,男的名瑚,珊瑚是“山湖”之谐音,且女儿属虎,虎伏于山;儿子属龙,龙潜于渊,堪称佳号。
他从粤北山区走来。
“我的家开门见山。”
那是至今未摘掉全国扶贫县帽子的穷乡僻壤。与左邻右舍相比较,有兄妹六口的曾家尤显得家计维艰。光棍多和精神病患者多,成了这方圆几十里的一大特色。
小学六年,留给他印象最美好的画幅之一,便是某次全镇三好学生在公社会餐。回想起来,那也不过是饭菜尽够吃饱而已,与时下的消费水平相比,委实连便餐也算不上。
当兵,高考,分配工作——这农村青年跳“农”门的三道口,一一向他亮起了红灯。于是他背起锡托拿起竹筒,挨家挨户给人做粉条,熬腐竹;他拿起柴刀肩荷扁担,上山去挖树根割芒秆。
真正的烟熏火燎,日复一日的日晒雨淋,依然无法揖别如影随形般的贫穷二字时,他的少年老成的目光和强健发达的双腿,再也不肯委屈地接受方圆几十里故土给他圈定的命运了。
他南下广州,盘桓约一年,然后再南下,直抵深圳,略略挟带海潮湿气味的深圳风,吸引了这个从山乡来的青年。
时在1981年的盛夏。
当时已夺改革开放之先声的深圳,并没有给他准备一个温馨而现实的梦。那连着几年的困厄跋涉,其心理重荷,丝毫不亚于刚出校门时的艰难寻找与拚搏。
可以把那看成是真正的交学费——来深圳的头两年,他跟以前是他老师后来做了香港老板而又始终书卷气未脱的人当“学徒”,跑生意。一跑就是两轮的春夏秋冬,不但毫厘未进,还把以前辛辛苦苦卖柴薪售扫把的钱,贴了个一干二净。
犹记得,1985年在深圳结婚,他依然是个两袖清风的外来人——户口还在原籍。“新床”是两条凳子搭的旧门板,“新房”是没有天花板的老屋。白天夜晚,冷不防常有蜈蚣虫自“天”而降,吓得新郎新娘好一阵透不过气来。
那种前景茫茫的迷惘,困扰了他很久,很久。
他先后搞过家具厂,清洁公司,也帮人搞过房地产。但总有举步缓慢、起色不大之感。他乐于交友,广得人缘,又时常感慨于见利忘义者的“背叛”。
所谓饮水思源,所谓滴水之恩,也做涌泉相报。这在他,都觉得是应该信守的美德。比如有个叫郑兴华的,“在我事业发端的时候,他给我开了个很好的头。”郑与他素昧平生,却给他以无私的帮助。有肚量,有知识,心善而重感情,守信誉,这是他所尊崇的人生标准。
正是本着这种人生标准,他在事业刚有所建树之时,就毅然捐赠了65万元给深圳社会治安基金会。
“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很难有我们企业的健康发展。”
他的“发迹”之地在布吉。
1989年11月,他出定金购买刚竣工的布吉综合大厦之时,不少朋友都认为他做了一件出格的傻事。从天时地利来看,都觉得他所担当的风险太大。
英国有个哲人叫托斯托姆吉的说过:“不要怕冒风险,一定要造成这样一种气氛,时刻激励人们去改进,去创造,去冒险。”
曾庆刚未必知道这个远隔重洋的托斯托姆吉,但在深圳闯荡已八九年的他,已痛感过于求稳已一次次坐失良机。既图开拓与创造却又害怕冒险,岂非痴人说梦。
应该为“冒险”正名,它在我们的辞书和日常习惯用语中,涵纳了太多的贬义,而如果查阅无论革命还是建设的史实,几乎没有一项成功来自一点儿险都不冒的坦途。
后被命名“永兴大厦”的布吉综合大厦,经营一举成功,从此叩开了他向投资、运输、电子、制衣、酒店、房地产诸业多元化、全方位进发的大门。武汉、杭州、长春……迭次印下他饱浸汗水的步履和车辙。
“我是一心想做几件大事的人。”站在“高高在上”的临街的窗前,我们交谈得随意而舒畅。的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透着精明、干练而又有大家气象。作为一个年轻的实业家,他面前的路委实还很长。
“我知道我从哪里走来,根又在哪里。”他坦诚而又警醒。
和他握别的那一刻,我感觉,夺取胜利的艰难比欢庆胜利的成功,更能给他以激励。
而这,或许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的秘诀。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大学中文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