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0
第8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坛新观察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王必胜
市场经济运作天下,文化市场日益发展,市场文化日益形成,文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是生存还是毁灭”的自诘中,走着艰难的路。但是在精神的圣殿里,仍然有一批坚执的守望者,他们以对文学的执著和忠实,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守护着文学的神圣,寻找文学同读者联系的话题。
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年以来的几家文学期刊所做的努力。
《青年文学》编辑部在今年第3期开始推出一个新的栏目:“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作品大联展”,定位于发掘和培养一批新生代的作家,推出新人新作,着眼于文坛的后继者。《北京文学》编辑部则是打出“新体验小说”的旗号,荟萃北京的一批有实力的中青年作家,写自己亲历闻见,写正在发生和经历的人物和事件,以期对文坛的某些虚妄和虚弱予以矫正。这个动议以写平民世情,写生活的进行时,写作者自己的采访见闻,打捞生活的鲜味为特色,突出的是作家的参与性和对生活的敏感反映。
还有《特区文学》、《广州文艺》提倡“新都市文学”,《峨嵋》开设的“中国新乡土小说年展”、“华文新叙述体中篇小说展”等等;诸如此类,对当前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引导。
文学创作近年内一直是在徘徊中艰难地行进着。新时期以来挟思想解放之锐气,一吐为快的威势和厚积薄发的潜能,造就了一个时期的辉煌。然而,曾几何时,文学的这种景象成了昔日的风光;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的多元景观,斑驳陆离,各领风骚,影视文化和通俗文化走俏,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红火,严肃文学却陷入了平淡和沉寂。人们的审美趋向的变化,加上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精神的多方求索,读文学作品并不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唯一需要;如何适应时代文化的发展,在变化中调整自己,寻找着喷发的契机,是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严肃的小说创作)面临的新课题。
有困境就得求发展。那么,《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的这些举措不能不是契合了文学面对市场经济的形势,适应大众文化精神的变化,所寻求的对策,所采取的“新变”,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变则活,“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姑且不论这几家刊物的新举措,各种新提法是否科学,但是在创造中寻找出路,对文学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就《青年文学》来说,着眼于跨世纪的文学新军,从60年代出生的这批有创作实践并崭露才气的文学新人中推出其新作,展示新的“方阵”、新的面貌,无疑会对文坛带来新的冲击力。从这两期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既有已成名并形成自己的风格的作家,又有新的特别是基层的作者的处女作,可以看出这个行动的初见成效。《北京文学》的作者队伍是一个既成的作家群体。这些作家风格尽管各有不同,但聚集在新体验的旗帜下,以写自己的亲闻历见的生活体验,参与对新的文学行为的努力,显示了这个活动的实绩。刊物编辑部为了生存起见,推出新的招数,不可避免地有某种宣传性的效应,但是,在文学需要热心者的热情组织,文坛需要建设者的热情投入和切实的劳作的时候,行动本身的意义就不一般了。从最近几期刊物中,我们看到了陈建功的《半日追踪》、毕淑敏的《预约死亡》、许谋清的《富起来还要多少时间》等新作时,或许更体会了组织者的苦心。
文学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文学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探索、创新离不开作家主体对生活的理解和熟悉,离不开文学家的个体的劳作,从时代文化的制高点出发,对社会人生,对生命自然,对历史文化的深刻领悟,离不开作家们从心底里流泻出来的艺术赤诚,同样,作为参与这个文学行动本身的编辑、组织者们,敏锐的创造精神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寻找新的话题开展新的运作,推动文学创作深入发展,对于文学来说则是一项善举。另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求新,求变,求活,是读者大众的欣赏习惯,如果没有新思路的不断运作,没有经常性的新的热点的激活,文学的景象难免会凝固;调动不了公众的热情,圈内的孤芳自赏,不免令人感到缺失。当然寻找新的思路和新话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文学自身的特性,又要顾及到文坛的现状和社会的实际接受力,更重要的是话题的“鲜”味。现在能够把读者的胃口调动起来,拿不出扎实的新鲜的货色是不行的。读者的口味变精了的同时,又变得更挑剔了,变得不是一个口号或几篇粗枝大叶的东西就能糊弄住的。如是,创新,只能是切切实实的创新而不是拼凑,也要有一定的操作性。商品市场上新字招牌太多,精神产品的伪劣品也时有可见,拿出真货色是取信于读者的关键。“变则新,不变则腐。”任何时代的文学,任何样式的文学,只有在不断的创造和变化中,才能引领风骚,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也才能受到读者大众的青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