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0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
童万亨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时,党中央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粮食生产必须稳定发展,二是农民收入必须不断增加,要把保证粮食供给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统一起来。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要求呢?我们认为应确立以下的战略思想与措施。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增加食物总量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树立大粮食、大食物观点,多渠道开辟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改革措施,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有利于满足市场供应,丰富群众的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对农副产品需求量的扩张和质的要求,食物消费方面将更加趋向优质化、多样化、高档化,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多渠道开辟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食物量和质的需求。
第二,有利于改善食物结构,缓解粮食紧缺的矛盾。长期以来,我们的食物结构以粮食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偏少,影响了人们体质的增强。稳定粮食总产,大力增加食物总量,有利于国务院颁发的《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逐步达到优化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的目的。食物结构改善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先走了一步。目前,日本人均生产粮食110公斤,人均消费92公斤,台湾人均生产116公斤,人均消费97公斤,基本保持了粮食供需平衡。福建去年人均生产256公斤,还感到粮食紧缺。关键是我们其他食物太少,如果粮食以外的食物增加,就可以减轻粮食需求的压力。
第三,有利于全方位开发国土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以粮食为主食,以生产粮食为主要目标,广大农民年复一年集中在有限的耕地上耕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食物总量,不仅要求搞好耕地的集约经营,生产更多的粮食,而且还要求扩大视野,搞好山海资源开发,使国土资源得到全方位开发。
第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在目前粮价偏低的情况下,增产不一定增收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以提高粮食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相对而言,增产粮食以外的食物,如水产品、肉蛋奶、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事实上,这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增加食物总量,可以较好地把保证食物供给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统一起来。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食物总量不是对立的。粮食是食物的大头,是基础,肉蛋奶一类食物通常也需要由饲料粮转化。多渠道增加粮食以外的各类食物,当然可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但增加食物总量必须以稳定粮食总产为前提,绝不能以增加食物总量为借口,减少粮食产量。粮食是特殊商品,是战略物资,尤其是缺粮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认真做好粮食供需平衡。因此,我们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1993年的水平,并通过提高单产,力争总产略有增加。
  二、开发与开放结合,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的耕地资源较少。福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降到了0.6亩,耕地逐步减少与人口不断增多的矛盾日益尖锐。但福建有两大独特的优势:一、地处亚热带,山多海阔,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通过综合开发来发展大农业;二、靠近港澳,面对台湾,港澳台胞及华侨众多,非常有利于扩大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良品种来改造传统农业,开发山海资源。因此,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扩大对外开放紧密结合起来,是一条沿海地区发展农业,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路子。近几年,福建13个年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拳头产品,大部分都是由开发山海资源提供的。山海资源开发的前景广阔,过不了多久,山上林果竹茶和海上鱼虾贝藻的商品产值,都将分别赶上或超过大田种植业商品产值。
必须强调的是,发展外向型农业要重视发展林业。林业既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高产稳产的生态屏障。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要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森林覆盖率。要把林业当作一个产业来开发,促使丰富的林业资源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实质上,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优质高效农业。如果农产品能够打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说明品质是优良的,效益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发展外向型农业与发展高优农业是一致的。可以说,外向型农业的基础、潜力和希望在高优农业。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积极利用外资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建立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体系。
  三、发展与提高并举,推动乡镇企业上新台阶
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福建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36.8%,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1.8%。但在我国东部地区的10个省市中,福建乡镇企业无论是总量还是水平都处于落后状态。为了使我省的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与提高并举,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大规模、集团化、外向型、高效益发展。在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要重点扶持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和具有广阔前景的高科技产品,新发展一批出口超百万美元的“创汇大户”和超千万美元的“拳头”产品,推动乡镇企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技术上等级、管理上水平。在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山区重点要在发展上作文章,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加强山海合作,兴办“绿色产业”和资源加工转化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同时发展一批起点较高的骨干项目和拳头产品。
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进一步搞活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大力开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同时,选择一些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以骨干企业、专业市场和小集镇为依托,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小区,把发展乡镇工业小区与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集镇适当集中。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要坚持农民投资和乡村集体投入为主,大量吸引国内外资金,积极鼓励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