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地铁,延伸在长安街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0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都市生活

  地铁,延伸在长安街下
姜宛君
北京长安街上车潮不尽,仍然载不走一个“挤”字。于是,地铁复兴门至八王坟(简称“复—八”)线,正在长安街路面下延伸。
    从西单站挥戈东进
在长安街底下修地铁可不是容易的事。西单、天安门、王府井、东单……都是繁华地段或观光热点,全线都是国宾线,再用过去的大开槽式的明挖法显然不行。地铁修筑者的思路非常明确,“复—八”线必须在地下穿行。
铁道部十六工程局的工程师成功地使用“潜埋暗挖法”建成了地铁西单站,使“复—八”线全面开工成为可能。
1992年6月,“复—八”线向东延伸的西单至八王坟(“西—八”线)段破土动工,1992年底,除八王坟车站外全线开工。工程计划至1996年底完成全部土建结构,1997年全线试通车。由地铁建设公司委托,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和第十六工程局、北京市政局、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派出精兵强将,目前全线有4000多人在加紧施工。
    建设者的心血
和地铁一道在长安街底下延伸着的,是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 西单采用“潜埋暗挖法”,已不能简单套用在王府井和东单一线。西单站修建在无水区,基本上是干作业。而王府井和东单是高水区,掘至地表下12米就见水,整个工程只有5米是在水位以上施工,有9米要在水中进行。
承建王府井和东单站的铁道部十六工程局提出了新的方案——桩柱法。将工程分为两步,先在5米的无水区挖3个导洞,在洞中打桩,架上横梁,建设者充分利用无水区进行以下9米的施工。
在4个方案的比较中,对于目前采用的方案,专家们的评价是:因地制宜,十分巧妙。
可有谁知道,这个方案竟是十六局副局长谢量瀛在生病住院期间研究出来的。
1955年毕业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谢量瀛,在将近40年的桥梁、隧道、地铁生涯中,以敢闯敢干闻名。在同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谢老。”去年,他被列入1992—1993年度世界名人录。
其实,“谢老”并不老,一投入工作,他的能量仿佛是无穷无尽的。
1992年初,西单站正在紧张施工,谢量瀛感觉非常疲劳,冠心病迫使他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诉他要卧床休息,可是他的心一直惦记着地铁。住院给他提供了难得的闲静,躺在病床上,他将平时的设想加以整理,灵感迸发,一个新方案形成了。他赶紧召集技术人员以探病名义来到病房,将病房变成办公室,群策群力,终于研究出新方案。
在十六局地铁指挥部办公室,我见到了谢量瀛,他正和同事们谈论施工情况,精神抖擞。谈起病房里产生的新方案,他笑了,说:“事业的成功给我无限乐趣,为国家作点贡献,我非常高兴,有难度的大任务我们敢干,因为可以提高自己,发挥才智。”
大北窑以东的水位更高,距地表8米就见水,那里的沙粒也更细了,直径在0.1—0.25毫米的沙粒占67%,遇到水形成流沙,仿佛“玉米面粥”似的,一掘进,流沙就“哗哗”地淌出来。流沙涌出过多,地面就会出现沉降,给承担热电厂站建设的城建集团总公司造成困难。
城建集团总公司地铁指挥部指挥贺长俊,也是“老地铁”了,196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建造一期地铁时,他是设计员,建二期地铁时,他是设计组组长。他说,“在修建前两期地铁中,从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最初,他想用注浆法堵住流沙。可他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采用各种注浆液都没成功。他和承担热电厂站设计任务的城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兆民一起,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测量、比较,最后采用连续墙施工法和部分注浆法堵住了流沙。我见到他的时候,流沙已被控制,热电厂站加快了掘进速度。
    延伸的地下呼吸道
北京人大都已经熟悉地铁,但是,对于在地下掘进地铁的人们,我们还有不小的神秘感。
初夏的一天,我来到王府井车站施工现场,可以想象,此时的头顶车水马龙,而眼前的隧道里粉尘飞扬,灯光变得灰蒙蒙的,十几个工人穿着衬衣,戴着口罩,手执铁锹紧张挖土,还有的正在往隧道壁上喷浆。水从铁锹下冒出来,来不及抽水,工人就站在水中作业,泥浆淹没了雨鞋。挖完土后要喷浆,混凝土喷洒在墙上,周围便弥漫着水泥味,隧道里的大风管24小时不停地抽风。在这里,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挖土2到3立方米。
工人们月工资约在600元至1000元之间,工资是与月工作量挂钩的,多劳多得。
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地铁工人。修地铁是重体力,也是高技术工作。比如挖土,挖成的形状要符合立拱的要求,要保证不塌方。这里一般不要临时工,招收的民工要订合同,有3年的、5年的,为的是让每个工人富于责任感。工人的工资也随工龄增长。在十六局,工龄长一年,每月就可多领15块钱。以此鼓励工人安心长期工作,认真学习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按计划,到“复—八线”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可达7000人。进展最快的永安里车站,已完成盖挖三层结构的一层。天安门东站仅用139天就封上了车站顶板,恢复路面交通。目前,全线已完成土建结构的30%。
在地下,我问起十六局地铁副指挥胡万毅:“地下施工安全吗?”他笑着说:“百分之百的安全。城市中修地铁与野外挖隧道不同,沉降量大于3厘米都不允许,更不用说塌方了。”
踏上长安街,望着像潮水般涌来永无尽头的车流,我已经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地铁建造者们对自己的工作那么热爱,那么执著。(附图片)
地铁天安门东站在施工中
青春在地铁隧道中闪光,地铁天安门东站的工人们正在接用吊车送下的钢筋。曹龙宝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