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东拉西扯话“包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0
第12版(副刊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东拉西扯话“包装”
黄少平
节前,为孝敬老人,买了一盒高级名茶,那古色古香的精美包装堪称一绝,人见人喜,我的购买欲正是由那漂亮的外包装而撩起的。
初二到老人府上拜年,老人家特意喜滋滋地打开这盒茶叶,让我们同品名茶的芳香。谁知精美的包装里茶叶只有大半盒,且灰暗无光,如同枯草残叶,全无盒外自诩的“香馥翠绿,光滑匀齐”风骨。全家人都连呼上当!
有阵子,外国人说咱们的国货是一流的商品,三流的包装,随之国货包装掀起一场革命,纸盒换铁盒,粗瓶换成精细的陶瓷……确实令世人刮目相看。
然而平心而论,这几年包装水平上去了,但有些商品的内在质量却越来越叫人不敢恭维,每况愈下,上“包装”之当的人并非仅我呆瓜一个。
如今这年头,啥都讲个“包装”,商品要包装,文艺作品要包装,就连人也刻意包装。明明是一种正常的补品,非要拉出个叫得响的名人出来竖一下大拇指头;明明是一本劣书,非要先“炒”得火爆,套上当代“金瓶梅”、“红楼梦”的光环;明明是个三四流的演员,非要先花巨资为其刷金塑身……
有阵子,港台歌星大举进军大陆,从紧巴巴的大陆人口袋里捞去不少大钞。祖上没有给我遗传什么音乐细胞,对音乐我也毫无研究,但凭我的直觉,那些令少男少女“发烧”乃至“发昏”、“发狂”的“巨星”,唱得并不咋的。唱不像唱,说不像说,就是爱呀恨呀想呀……这些高唱“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恰恰是经过精心包装而打到大陆内地的。虽然他们也曾风靡一时,但经过一阵折腾,人们越来越看清这些人就那么几锤子买卖。
商品当然需要必要的包装,但消费者最终买的是货真价实的商品,而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虚名的外包装。一些厂家在欺骗、坑害了消费者的同时也砸了自己的牌子。像那种牌子的“名茶”,你现在就是白送我两斤,我也不会看上一眼,可以讲,这个茶厂永远失去了我这个消费者。
人,更是真诚、本色点好。
不图虚荣,不谋赞美,表里如一,真实地坦露自己,这样活得轻松洒脱;即使有什么微瑕小错,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原谅。
如果给自己一个虚假的外包装,罩上一层层耀眼的光环,若是有一天原形毕露,就更令人齿冷。
做人,少去修琢自己的外表,多磨砺自己的内功;少一点虚假遮饰,多一点真诚透明。冲出“包装”的外壳,还一个真真实实、有益于人生的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