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李岚清在新加坡国际研讨会谈中国经济市场机制已占主导地位具备良好国际合作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1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岚清在新加坡国际研讨会谈中国经济
市场机制已占主导地位具备良好国际合作条件
据新华社新加坡5月19日电(记者曾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在这里对出席“未来的浪潮——东盟、越南和中国:全球的商业机遇”国际研讨会的800多名各国及地区的代表说,中国经济体制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已在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更好地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条件。
李岚清副总理说,目前市场调节的比重已经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上升到84%,而按计划生产和分配的商品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6%,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按计划调拨的只占12.5%,政府定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仅占5.9%。
他指出,中国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外商投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正在加强,市场机制在宏观调节下正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李岚清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上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多、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在1978年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到1993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贸易的份额由1978年的0.75%增长到去年的2.5%。
李岚清说,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中国将需要近万亿美元的进口。此外,中国吸收外资的巨大潜力今后将更快、更有效地得以发挥。他说,中国能够提供给世界“最大的商业机遇”。
李岚清说,尽管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即将成立,而某些国家和区域性集团化倾向和保护主义仍有抬头的趋势。这不但会影响世界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而且对这些国家和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李岚清说,中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持积极的态度。这种合作是在相互充分尊重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平等互利的、开放性的,应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下进行。
他强调,任何导致排他性和世界不稳定因素增长的“合作”,与中国的主张没有共同之处。
李岚清在发言中还重申了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进步这一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经济因素愈益成为影响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和进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他强调,要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就必须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放在首位。在加强南南合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南北合作,以争取整个世界经济的长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全球的商业机遇的主要内涵。
李岚清于星期三晚上抵达这里出席这次由亚洲协会、道·琼斯公司和新加坡政策研究学院联合主办的高级国际研讨会。同时出席研讨会的还有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专家。
他还将在明天与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共同主持召开首届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联合协调理事会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