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任仲平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人民内部矛盾是长期、普遍存在的。现在提出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的改革事业正向纵深发展,尤其是今年出台的改革措施,在相当广泛的方面,将触及到社会各方利益的深层结构,其影响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迟或早地要波及各个地区、单位和个人。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的社会生活既有充满活力、异常活跃的一面,也有各种矛盾扭结、碰撞、磨擦等等错综复杂的一面。虽然这些矛盾是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但处理得不好,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甚至诱发足以影响全局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审时度势,头脑清醒,善于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和建设积极性。
(一)
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弄清这些矛盾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对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现在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主要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不断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从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旧的平衡被打破,也就难免带来一系列的矛盾。比如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都会有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总的来说,是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合理,但由于各方面都有各自的具体利益,也都希望在利益格局调整中不受损或者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围绕利益问题,各个层面各式各样的矛盾也就显著增加。同时存在着培育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和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矛盾,合法经营和非法经营的矛盾,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矛盾等。这种情况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并不明显,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就变得日益突出。
第二,我们是在国民经济高速运行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要在加快体制转换过程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因此整个经济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紧张的。存在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平衡的矛盾;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提高生活水平的期望和有限的物力财力,也构成矛盾;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基金的膨胀又造成资金短缺和物价上扬。再加上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形式从业人员在分配、收益上的差异,苦乐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第三,我们的国家日益对外开放,上层建筑和观念形态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旧的体制向新的体制过渡时期,在实际工作和思想观念方面都呈现出异常复杂、活跃的情况。比如如何处理把市场机制引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矛盾,如何处理价格体系与现行工资政策和消费政策的矛盾,还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矛盾,享乐思想、腐败现象和艰苦奋斗传统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解决在短时期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往往产生一些难题和工作上的漏洞。因为很多单位和部门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最终要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中反映出来,所以在思想上、心理上、情绪上也容易造成某种程度的波动和失衡。
不必讳言,目前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存在。而每一对矛盾中又包含着多种复杂因素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国家的改革政策,群众的实际利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解决也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的态度是:一、要认识到,这是社会前进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有些是老问题,也有新矛盾。我们的改革正是要逐步解决或缓解这些矛盾,理顺这些关系。二、也必须勇于面对改革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在保持改革活力的同时,对各种矛盾加以妥善处理,以此为契机,把改革引向深入。
(二)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也要从这个大局出发,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其一,我们的立足点,是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理解,调动积极因素。目前存在的种种人民内部矛盾,多属于利益关系问题或者是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问题,一般不具有对抗性。我们的方针是多做调解、协调、疏通工作。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善于在矛盾和纠纷中,消除隔阂,排除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搭设相互沟通的桥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实践证明,理解和沟通很重要,这是解决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各方面都能够求同存异,互谅互让,顾全大局,很多矛盾包括一些很棘手的矛盾就完全可以比较平和妥善地得到解决。关键是要拿出诚意,采取建设性态度和切实的措施。
其二,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在发展过程中去解决。比如就业问题,就不是个单纯的安置问题。如果不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不采取各种形式的就业方式,而是仍然靠政府包下来,就很难解决。又如,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产品积压,质次价高,发生亏损,采取单纯的保护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把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从长远来看,发展是硬道理,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回旋余地就宽裕多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加了,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很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经济搞不上去,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三,通过民主和法制化解矛盾,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没有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将一事无成。因此,举凡重大举措,都要发扬民主,和群众商量。重大政策出台之前,要多方听取意见,择善而从;政策出台之后,要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同时注意收集反映,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这是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本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和制度之上,自行其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这种风气不可助长。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矛盾和问题只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框架里加以解决。实践证明,依法办事,照章办事,是摆脱无理纠缠,排除种种人为干扰的有效途径。
(三)
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负有重要责任。在大力推进改革的形势下,新矛盾、新问题会大量出现,我们更要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动,群众的思想会异常活跃。各种看法和想法比较多,这是正常的。如果忽视思想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因为一些小事酿起事端。所以改革越深化,思想工作也要越深入越细致。思想教育工作要联系实际,不回避矛盾,不能只讲官话、套话,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针对性。要提倡把政策把困难交给群众,有问题、有矛盾,不要捂着盖着。这是消除误解,增加共识的一个办法。比如在交粮、纳税、提留、宅基地、土地征收、资源开发等方面,要说清楚为什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政策,哪些是群众应该承担的义务,哪些是群众应该享有的权利。
比如收益分配方面,要讲清楚收入差异和分配不公有什么区别,哪些致富是合理的,哪些致富是不合理的,尤其是获取暴利是我们所反对的。要特别注意用改革的思想对群众进行教育,使大家明白,个人、局部和眼前利益为什么要服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如果把事实摆清,把道理讲透,绝大多数老百姓是会识大体、顾大局的。
反腐倡廉,克服官僚主义,是缓解各种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地方,群众意见最大的,一个是少数干部为政不廉,一个是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干部不廉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介入经济活动,趁机捞一把。这虽属少数人的行为,但在群众中影响很坏。很多地方的利益纠纷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而变得复杂化,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官僚主义作风也是引发或激化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矛盾和纠纷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积以时日没人理睬,就会导致群众的过激反应。要提倡认真负责的精神,反对上推下卸,文过饰非。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合理的,又有条件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及时办。对于那些意见和要求虽然合理,但由于条件制约一时还难办或难以全办的,要说明情况,多做说服解释工作,创造条件促其解决。对于那些不尽合理的要求,只要不是无理取闹,也要讲明情况,介绍政策,晓以大义,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总之,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哪里有矛盾、有问题,领导干部就要深入到哪里去做工作。
要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亏损企业职工的收入下降,生活发生困难;一部分农民务农的比较利益下降,面对着不少生产和生活难题。这关乎大局稳定。现在有些地方建设热度很高,资金非常紧张,往往忽视了一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保证。这要引起重视,宁可少上几个项目,宁可压缩其它开支,也要腾出些钱来保住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对那些亏损企业的特困职工,尤其要关心爱护,雪中送炭,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对于社会治安、供电用水、入托就学等所有关乎群众生活的问题,都要时刻挂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样,我们的社会生活就能有一种安定、祥和的气氛,少一些矛盾和磨擦,即使有也比较容易解决。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相当复杂。凡属人民内部矛盾都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调解协商的办法加以解决,切忌生硬粗暴。但也要注意矛盾性质的变化。在复杂的矛盾现象中,对矛盾的性质要判断准确,采取的措施要及时有力。我们各项工作要争取主动,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涉及方面很广,所以要动员各方力量,大家一起来做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也要积极配合,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做。总之,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而这一切又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