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沉稳地走向市场——来自河南的调查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3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自乡村的报道·棉花篇

  沉稳地走向市场 
——来自河南的调查之三
本报记者江夏李而亮
在棉花的购销环节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对保证国家轻纺工业的原料供给、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曾经行之有效,至今也没有失去作用。但是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原来的那套体制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运转和操作起来已经愈来愈困难。
改革:势所必然
多年来,河南的棉花生产波动不断,其间不乏大起大落,棉花多则农民为卖棉难所苦,少则纺织企业为“等米下锅”作难。而棉花生产一年伤了元气,三五年缓不过劲儿来。这其中既有市场供求矛盾造成的正常波动,也有政策指导上的某些偏差,更有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起作用。由于纺棉的利润远远大于种棉,纺织企业原先又大都布局在不产棉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于是工业和农业、产区和销区、原料生产和加工环节之间产生了利益上的倾斜,许多矛盾由此而生。
尉氏县原来希望能敞开西大门,关闭东大门,把棉花尽可能地留在本县,可结果是哪个门也没关上,眼睁睁地看着棉花流进来,又流出去。
大纺织企业当然还希望国家保证供应低价的棉花,但是实际上在他们所需要的棉花中,计划分配的比例在下降,而且执行率极不稳定,相当一部分棉花还是辗转从主渠道之外获得。
供销社何尝不愿意继续过“旱涝保收”的太平日子,可是因为情况年年变,所执行的计划价格又经常不能及时对市场供求状况作出灵敏反应,所以形成“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的局面。
棉花这些年的起起落落,使有关各方越来越清醒地面对现实。
长时期以来,棉花的购销是国家统管的,可是上一头,种棉需要的生产资料已基本上进入市场;下一头,纺织工业的棉纱、棉布价格也已随行就市。水产品、畜产品、瓜果、蔬菜早已陆续走向市场,连最大宗的农产品——粮食,经过多年的酝酿、探索,也终于放开,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棉花市场始终关闭着。棉花经营名义上的单轨与事实上的双轨产生剧烈的撞击和磨擦。
扶沟县主管棉花购销的副县长王勇智,说出一个他思来想去悟出的道理:如果大队人马都往东去,我们夹在人流里想向西走,那怎么走得动呢?
改革旧的体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但是,改革意味着什么?简单地放开,能解决棉花的所有问题吗?
改革:确有难度
河南不愧是集产棉大省和用棉大省于一身,我们采访的棉花生产、流通、加工和管理部门,说到棉花的种种不同寻常之处,都头头是道。
棉花,是粮食以外最大宗的农产品,因此它是农民,特别是棉产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棉花大丰收的1991年,扶沟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06元,1992年棉花减产后降至728元。同时,棉花又是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与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的支柱行业密切相关。此外,它仅在河南省,就牵扯到40万纺织大军的生计。其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不亚于粮食。
对地域和环境的要求,棉花比粮食更苛刻,所以区域性生产、全国“消费”,季节性生产、全年“消费”的特点也更加明显,再加上对保管和加工的特殊要求,使小规模生产的农民和大批量需要的纺织企业之间,少不了必要的中间环节。
棉花的商品率极高,除了用作轻纺原料以外,农民自留的部分很少,就地转化、综合利用的门路也很有限。一旦棉花的产量大大超过棉纺工业的需要,如果国家没有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无论是农民、供销社还是工业企业,都很难单方面“自我消化”。
谈到棉花购销体制的改革,有关各方虽然有各自的主张,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即改革确有难度,最难是难在协调工农、城乡,生产、流通和加工,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绝不是“一放就活”那么简单。由于棉花的种种特殊性,骡马大会式的马路交易是断然行不通的。棉花要逐步走向市场,但不可以放任自流,必须与规范的管理配套。有几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建立棉花储备体系。棉花生产的技术性较强,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年际间产量常有波动。纺织企业受国内外市场的制约,对棉花的需求量也不稳定。国家建立棉花储备体系,就有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像1984年、1991年棉花多时可以吃进,而近两年棉花缺时便可抛出,平抑价格,调剂余缺,既保护农民的利益,也保证纺织企业的正常运转。供销部门还建议,国家应把过去多渠道下达的扶持资金集中使用,建立棉花风险基金。
第二,建立棉花质量保证体系。国家对棉花收购一向有严格的标准。棉花的光泽、强力、长度、水杂含量差异很大,价格、用途各有不同,收购、存放、运输都应分开,须有专人把关;同样的棉花,经不同档次的轧花机加工,能相差1至2个等级,直接影响棉纺产品的质量。过去棉花丰收时,往往是需方对农民压级压价,棉花短缺时又是奇货可居,需方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从去年到今年,甚至出现了棉花不分等级论堆卖的情况,在棉包里掺杂使假也升级到新的水平。
第三,完善市场体系。把初级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全国性批发市场配起套来。
改革:从何入手
显然,棉花走向市场的条件需要在改革中逐步创造。改革从哪里入手呢?
棉花现在虽俏,但国内市场价格正与国际市场价格靠近,棉纱价格几乎到顶,后面的染色、针织企业已经不堪承受。棉纱市场一旦有变,难说没有棉花喊多的一天;厂长们现在到处磕头作揖,也开始反省过去的趾高气扬,产棉的和用棉的想到了一起。省农牧厅和一些纺织企业都提出:企业通过产地的棉麻公司与基地县建立契约关系,产需衔接,企业投资扶持生产,产区按合同供应棉花,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共同承担风险。
棉麻公司自有一套想法:我们有设备、有场地、有技术、有专业人员也有信誉,我们在竞争中有很大的主动权。一旦放开手脚,我们的经营方式、经营策略都会改变。眼睛不仅盯着全国,还要盯着国际市场。
副省长李成玉也在琢磨:轧花,是棉农和纺织企业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全省的棉麻公司建有500多个中型轧花厂,在主产棉区几乎每个乡都有一两个,他们有现成的经营和保管场地,加工设备比较先进,可以保证皮棉的质量,若依托这些轧花厂搞批发市场,既方便农民卖棉,又方便棉纺企业集中采购,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更容易达成三方面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国家对轧花厂的布点可以实行宏观控制,通过这些点发布指导价格、实施税收等管理是有可能的。这些想法听起来很有建设性,也便于操作。
在我们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又从省政府秘书长鲁茂升处获悉:河南正在酝酿搞规范化的棉花现货交易的试点,拟允许产区棉麻公司和纺织企业进场交易,不接受其他中间商,此方案正在加紧设计之中。
原有的棉花购销体制已经运行了许多年,其中又纠结着各种复杂的矛盾,新体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纺织业从沿海到内地、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的战略转移,更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但是无论怎样特殊,棉花终归还是商品,必须要遵循市场通行的法则。也许走向市场的路还很长,但跨出一步就接近一步。暂时没条件全面地改,可以部分地改,分步骤地改。
时间不等人,几个月以后,新的棉花年度又要开始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