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太湖佳绝处——无锡市抓机遇促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太湖佳绝处
——无锡市抓机遇促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龚永泉
编者按:无锡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80年代,无锡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90年代,无锡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在较高的起点上继续前进,以新的业绩叩响新世纪的大门,这是摆在无锡各级干部和群众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无锡市委、市政府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比速度,而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觉地调整产品结构,向科技要效益,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从而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他们的做法能给人以启示。1993年,无锡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举超过万元,标志着无锡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二届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评比揭晓,该市所属的无锡县蝉联第一、江阴市居第二。全市国民生产在4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工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增长39%;财政收入34.6亿元,增长52%。去年5月,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无锡市调查研究时说:“无锡工作做得好,作为一个无锡人我感到很高兴。”  
抓住“牛鼻子经济”
说到近年无锡经济的快速增长,42岁的市长于广州认为,得益于发挥了乡镇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两个优势,抓住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大机遇,并称之为抓住了“牛鼻子经济”。
无锡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把一批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拿出来合资,从而加速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江阴钢缆厂是全国金属制品行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与台商合资兴建华澄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初动工,年底投产形成年产2万吨生产能力,生产大桥钢丝、钢胶线。虎门大桥用材招标,华澄公司与国外13家有名的钢缆企业投标,结果以其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各项指标领先而一举中标,结束了我国大桥钢线全部依靠进口的历史。沪宁高速公路桥梁,也用此厂生产的钢丝。目前,全市大中型企业兴办合资企业已达275家。在无锡,合资企业已呈现“高、大、名”趋势:高,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新技术项目;大,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大商社、大财团;名,享誉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
善抓机遇智者胜
无锡人对机遇的看法有独到之处,一位企业家言之凿凿:“大发展是机遇,竞争激烈是机遇,宏观调整也是机遇!”他进而解释:“大发展是百舸争流我争先,竞争是沉舟侧畔千帆过,调整是调劣保优我充电,抢乘下一轮发展的头班车!”
机遇有全局与局部之分,无锡的思路是:抓住大机遇,创造小机遇。历史上无锡曾有“布码头”、“米市”之称,享有“小上海”之誉。眼下,“城内建商场,城外建市场”又挂在了市县干部的嘴边。目前,全市共有专业商品批发市场82个,其中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有14个,另外,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金融市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去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5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产品单一难免“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无锡市提出了“一厂多品,一品领先”的经营策略,自我调整,滚动发展。该市合成纤维总厂为大化纤的相继崛起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度陷入困境,在一愁莫展之际,发现香烟过滤嘴上的那截小小的丝束居然100%靠进品,年耗外汇竟达3亿美元。“就从这里突破!”开发成功了烟用聚丙烯过滤丝束,抬脚迈进了烟草行业,一举成了无锡市利税大户。在此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企业改制,组建了太极股份公司,并成为江苏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第一家。
“市场是名牌的天下,是新产品的乐园”。无锡市实施了名牌集团方案,首批确定的十家名牌集团,到1997年将达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占市区销售收入的21%;实现利润10亿元以上,占市区总量的52%;销售额超亿元的拳头产品20只以上,成为各行业的龙头产品。“神龙见头不见尾”,为龙头产品配套的网点已延伸到了外市和外省。
“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可观的旅游资源,我们也要为后代留下点名堂”。无锡市在旅游与影视同台唱戏上下功夫,与中央电视台携手兴建了唐城和世界奇观外景基地,产生了轰动效应,不仅成为国内旅游热点,而且对境外旅游者也有较强的吸引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央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正抓紧三国水寨项目建设,不久将正式对外开放。
抢占“制高点”
无锡人重视技术是有传统的。今日,无锡人对科技的认识又有了升华:只有不断抢占科技制高点,才能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稳操胜券。记者看到了一份题为“无锡重大攻关及跨世纪技术”材料。共有10大类48项,包括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无锡市成立了跨世纪协调指导促进会,围绕20个项目、60个重点产品及关键技术,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攻关。
“今天的产品科技含量,就是明天的产品市场容量”,无锡市把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喻为“快艇装导弹”,使一大批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脱颖而出。小天鹅洗衣机无故障运行达5000次,独步中华,朱镕基副总理特地发来贺电;8515型丝毛斜文绸风靡海外。“产品新在他人所无,技术难在他人所畏”,已成了无锡“明星厂长”们不懈的追求。
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无锡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进程。一提到陶瓷,人们就自然会想到坛罐杯壶,但去年,陶都宜兴的工业特种陶、建筑卫生陶产值首次超过日用陶,使品种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宜兴陶瓷公司同科研单位、大工业“三维合作”,联合攻关,利用工业陶瓷耐高温、耐腐蚀、抗磨损的特性,开发出陶瓷泵机、化纤瓷辊、陶瓷阀门等非金属材料和设备,为上海石化、齐鲁石化等大型企业配套,一年可为国家节省外汇500多万美元。
发展后劲靠人才
攻关跨世纪技术,需要跨世纪人才。无锡市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新趋向:一是年轻化,一些人才济济的大中型企业也在急切招揽高校毕业生,认为他们专业知识新颖易出成果;二是学过二门以上学科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尤受欢迎,他们知识面宽,较少受单一专业知识的束缚,更适合高技术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已有不少企业注意科技人员的多技能学习和换岗锻炼,有意识培训一批复合型人才。
被誉为“华夏第一县”的无锡县委书记何正明说:“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更偏爱有实力的强者”。无锡县提出:通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率先达到富裕水平。“我们欢迎兄弟市县超过我们,当然,不是等,而是竞赛。
也许是当过10年数学教师的缘故,江阴市委书记翟怀新对“科技兴市”厚爱有加,他一口气讲了要提高5个比重: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先进设备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新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外向型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的比重。江阴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日子10月16日定为“科技节”。
谈起宜兴人崇尚读书名人辈出的乡风,市委书记张伯端如数家珍:全国第一届科技大会在主席台就座的10名学部委员中,就有四名是宜兴籍;目前,宜兴籍在外地获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3000多人,中科院学部委员有13人。他喜形于色:“宜兴不仅是陶都,还是环保王国”。原来宜兴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有500多家,生产水、声、气、仪器四大类200多个系列的环保产品,总产值占江苏环保工业产值的50%,占全国的15%。国务院批准在这里设立环保科技工业园,将成为一座新兴的环保科技城。
市县干部各有高招,乡镇干部和企业家们又如何?
无锡县张泾镇,在全县经济中一直处于后进地位。这几年急起直追,增长幅度连续保持前列,去年居全县第一。镇党委书记华柏林谈起这一变化,感慨地说:”关键是培养了一批人才。”近年来,他们坚持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培训镇干部和镇办企业的负责人,有了一批懂经济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带头人,经济发展才有了保证。
国有企业无锡洗衣机厂厂长朱德坤告诉记者,厂里上过市场当过销售员的职工占40%,特别是新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车间“滚”过一段后,几乎全部上市场,现占销售队伍的70%,从卖嘴皮子到亮墨水底子,形成了智力型的现代营销法则。这里有一串有趣的数字:厂里销售额1亿时,销售经理47岁;达2亿,经理37岁;突破5亿,经理27岁。
机遇是靠人抓的,一东北来无锡参观的同志曾有如此评价:“这里最大的财富是造就了一茬又一茬的‘经济人’,有了这样的人,哪怕是突发一场灾难,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家园,给世人一个惊讶。”斯言甚是。
3.6万顷太湖对无锡情有独钟,神工鬼斧造化了个鼋头渚,郭沫若吟咏:“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无锡美,美就美在人心内!
快马加鞭未下鞍。在中华大地风起云涌的“经济奥林匹克”中,无锡市将继续奋力“领跑”。
(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顾祚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