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国旗升起在边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4
第12版(副刊)
专栏:

  国旗升起在边关
任维东
对许多人来说,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而且要容易些。如果离开祖国的心脏,到遥远的国境线看升旗就不那么简单了。
不久前随武警云南省总队组织的“八千里边防采访团”,奔行数千里山路,来到了西南边境线。在国门口,在幸参加了一次升国旗仪式,那激动的场面让人终身难忘。
出滇西重镇腾冲县城,再往西北行驶八九十公里,就到了中缅边界的我猴桥武警边防检查站。这里人烟稀少,百姓以傈傈族和汉族为主。两边高山耸立,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修筑的简易的史迪威公路通向国外。
那是4月7日上午8时。在桥头哨卡前,旗杆下,20多名武警官兵整齐地肃立着。站长杨子金大声命令:“升旗兵出列,迎国旗。”
迈着娇健的步伐,犹如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3名掌旗兵英姿飒爽地手擎着鲜红的国旗走过来了。两名升旗兵庄严地接过五星红旗,将国旗缓缓升起。
由于大山的阻挡,此时这里还看不到太阳,天空却是晴朗的,群山肃立,没有国歌伴奏,只听得见小鸟在歌唱。全体官兵仰望国旗,立正敬礼,心中默念着祖国。
担任入境登记任务、入伍不久的女兵张艳对我说:“我已经参加了好几次升旗。每当国旗升起时,心里总是很激动,充满了自豪感。”
这个小小检查站坚持每天升国旗已经十多年了。他们担负着出入境检查、巡逻、管理边境等重任。站里的干部战士来自云、贵、川、晋、陕、粤、桂7个省,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这里气候常年炎热,雨季漫长,地处深山,远离内地,交通不便,到国境线巡逻一次,要自带干粮或米面步行8天的山路,风餐露宿,但他们全都乐于奉献,为国守边关。
虽然条件艰苦,可战士们响亮地提出:“以边疆为家,以艰苦为荣”。一位战士在黑板报上把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这是云的世界,雾的故乡。云似绵绵被絮,雾如飘飘轻纱,晒不干的军装哟,浸透了雨水和汗水,雾里墙壁沁水珠,云中的门板长香菌,这就是艰苦……而这一切对我们的战士来说又算得了什么?正是这些磨砺了战士的意志。”
望着这些纯朴可爱的小战士,我明白了:他们之所以不怕苦,是因为他们头戴国徽,背靠祖国,守卫的是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