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总理考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5
第1版(要闻)
专栏:

  总理考厂长
新华社记者邹爱国殷学成
在江苏省扬州客车制造总厂会议室里,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厂长鞠宝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哪里?”
五月二十日上午,李鹏总理来到这家客车厂考察。这个厂年产客车五千辆,去年在客车市场回落的形势下,仍产销客车四千三百五十辆,销售收入五点六亿元,实现利税五千零八万元,实现利润四千一百六十二万元,比一九九二年增长百分之一百零五。由于各项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功,这个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李鹏参观了生产流水线和组装车间后,又来到会议室与大家座谈。
对于总理的提问,鞠宝才稍加思索后说:“主要是要有一个好的政策,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厂提供了不少优惠条件……”
“你讲得也对,但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李鹏记下鞠宝才讲话的要点后又问。
总理考厂长,引起了出席座谈会同志的广泛兴趣。扬州市市长施国兴补充说:“我看主要是一个经营机制灵活不灵活的问题。”
李鹏说:“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是市场。”随同考察的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说。
“对!”李鹏说,“我看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市场。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批量生产,才能有竞争力,经济效益才可能高。”
李鹏以扬州客车制造总厂发展过程为例,进一步阐述说:“你们厂过去是个汽车修理厂,后来生产小型卡车,现在是全国最大的客车厂。当初你们如果不选择客车为主要产品,而去生产卡车,你们能竞争得过一汽和二汽吗?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但有技术装备的优势,人员素质比较高,还有优良的传统,只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自己的实际,选准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市场,就一定能够走上振兴之路。”
总理这番话,说得鞠宝才连连点头。正是市场使扬州客车制造总厂发生深刻变化。有着三千名职工的客车厂生产的亚星牌客车分大、中、轻型,高、中、普档六个系列,四十五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产品出口。一九九一年李鹏总理还将这个厂的四十辆大客车作为礼品赠送给菲律宾政府。
“当然,”李鹏分析道,“我们应该看到,在深化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也有些企业程度不同地遇到一些困难,经济效益低。这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我们既要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充满信心,也要重视他们现时存在的困难。”
李鹏说:“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搞好,要抓三条:一要面向市场,使产品不断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二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机制;三要重视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鞠宝才告诉总理:“我们厂‘八五’期间投资一点五亿元,进行冲压、底盘、座椅、结构涂装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不久将以新的姿态投入市场。”
“好!”李鹏坚定地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过大家努力,一定能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搞好。有人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效益不好划上等号,这是没有根据的。”
离开会议室,李鹏参观了这个厂生产的各种类型的客车。他走进双层可躺式客车,询问性能、价格,还试了试躺椅:“很舒服,适合长途旅行。这种车销路如何?”扬州市委书记李炳才答道:“供不应求。”原来这个厂是李炳才的联系点,他对厂里的情况很熟悉。登上一辆中型旅行车,李鹏试了试离合器和刹车,而后点火发动。“亚星”旅行车,在总理的操纵下缓缓向前行驶,车间里充满了欢笑和掌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