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我地方科学院在改革中发展壮大十二家省级科学院十年取得成果四千余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地方科学院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十二家省级科学院十年取得成果四千余项
本报讯中国科学报记者李存富、本报记者蒋建科报道:我国地方科学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记者日前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有12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省级科学院,它们是:山东、广东、广西、上海、北京、江西、甘肃、河北、河南、陕西、贵州、黑龙江等。这12个科学院管理着129个研究与开发机构,职工总数已达2.9万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万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3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896人。拥有图书128万册,科技期刊近万种。
我国地方科学院兴起于70年代末期。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地方科学院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力支持下迅猛发展起来。
10年来,地方科学院共取得4941项科技成果,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成果994项,获国内外有效专利250项。“七五”期间完成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9项,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86项。以104个科研机构在“七五”期间的抽样统计为例,5年共获成果3669项,可供推广的成果占59%,已经推广的成果占可供推广成果数的48%,预计可创社会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六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年来,地方科学院逐步挣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从1991年起,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12家地方科学院共同承担了《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发展研究》,为我国地方科学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标志着我国地方科学院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