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十次理事会上的讲话(1994年5月25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十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1994年5月25日)
国务委员彭珮云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已经成立十年了。今天,我有机会出席基金会第十次理事会,感到很高兴。
十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已不再把残疾人称为“残废人”,而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看作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更加珍惜人生价值,把“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残疾人组织由机构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力量分散,发展为半官半民的、统一的、综合性的新型事业团体;残疾人工作,由以福利救济为主,拓展到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福利、环境等各领域,成为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业务广泛的事业;残疾人工作力量,由少数部门扩大为许多部门参与,由过多依赖政府走向动员社会力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有关部门和组织密切协作的工作体系;残疾人事业,开始走上法制轨道;残疾人事业国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给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概括十年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高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怀着对残疾人的一片爱心,在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知名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的支持下,发挥自己的特点和活力,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受到残疾人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在海内外产生良好影响,荣获联合国“和平使者奖”、“残疾人十年特别奖”。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向基金会各位名誉理事、理事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今天你们又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捐助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充分体现了基金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应该受到赞扬。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基础薄弱,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他们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又使残疾人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应该对残疾人事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各位名誉理事、理事,继续一如既往地热情关怀,积极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新任名誉理事长宋平同志的指导下,经过同志们的努力,基金会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成效,残疾人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