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试从旧史看新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6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试从旧史看新闻
黄文
50年前的6月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军诺曼底登陆的日子,也称D日。诺曼底登陆不仅仅是一次针对纳粹德国的军事行动,其政治意义也许更为重大。可以说,它决定了其后40多年的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也标志着一度实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在军事政治上重返欧洲。在诺曼底登陆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美欧报刊纷纷载文,力图对模糊变幻的未来格局进行分析和预测。各种文章的总基调是:战时的联盟关系已与时同去,战后的旧秩序也不复存在,美欧关系漂移不定,大国间亦敌亦友、似敌似友、此事为敌、彼事为友的情况大量出现。就目前而言,种种动向才露端倪,方方面面均在试探,与形成较稳定的关系格局尚有一段距离。
在东欧问题上,德国与美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分歧相当明显。德国对扩大欧洲联盟和北约吸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参加持十分积极的态度,美法则颇多异议。德美之间一方面仍然是盟国;另一方面,波恩和华盛顿在中东欧的未来方向上已明显出现分歧。德国在原苏联势力范围影响的扩大已引起美国及欧洲其他大国的疑虑。美国和欧洲一些资深外交家认为,各方在这方面缺少共识乃至协商,“表明从大西洋宪章到德国统一的2加4会谈期间的创造性伙伴关系正悄然消失。”
法德关系是欧洲联盟的核心。战后历史上,法国在法德轴心中一直是政治上的领头人。进入冷战后时代,法德关系开始发生蜕变,德国在许多政治外交问题上日益自主,如率先承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在欧洲联盟向东扩大的问题上,法国的反对态度相当坚决,担心欧洲的政治经济重心因此东移,使法德关系难以维系。德国则认为,向东发展是其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关键所在,是其“不可动摇的意愿”;东欧如出现政治动荡乃至前南地区的战乱局面,首先会波及德国,德国将从冷战后的最大赢家变成最大输家。
英德关系则颇微妙。一方面,英国同法国一样也有战胜国情结,对德国崛起怏怏不快;另一方面,英国急于改变其在欧洲联盟内的半局外边缘地位。今年以来,英德之间在欧洲事务上似在形成某种默契。德、法、英这一小三角关系对未来欧洲的局面将起重要作用。
世事纷纷乱如棋,在欧洲,形势已从“楚汉相争”进入“春秋战国”,旧的已逝去,新的尚未生,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形成。人们在纷纷思考,希冀能在利益争执中建立起共存共荣的新格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