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杰出的中日友好使者——怀念伊东正义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6
第6版(国际)
专栏:

  杰出的中日友好使者
——怀念伊东正义先生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
5月20日凌晨,睡眠中突然被电话铃声叫醒,东京的篠田悠子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1小时前,她舅父伊东正义先生永眠了。噩耗传来,我悲痛得说不出话来,我十分不愿意看到的这一天还是来了。
伊东先生卧病已经数年。他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猜测,拒绝外人探视,但对我例外。他半身不遂,但神智清楚。这位诚心诚意地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而竭尽全力的大政治家一直关心日中关系的发展,要我向同他接触较多的彭真同志、王震同志等老一代中国国家领导人转达他的心意。
令人难忘的是前年秋我去他家看望时,他紧握住我的手一直不肯松开。我向他简短地谈了中日民间交流情况,顺便征求他的意见,在他病愈之前,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事找哪位商量。他毫不迟疑地说:“林义郎君”。其后,林先生接替伊东先生继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先生不担任政界要职后曾明确表示,他将全力以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养病期间也一直惦记在心,并作了适当安排。
我同伊东先生相识,是70年代中期中日友好协会接待宏池会议员代表团的时候。从年轻时代起,伊东先生同大平前首相一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后来大平先生组阁,他担任官房长官。大平首相突然病逝,他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内阁代理首相。从与伊东先生见面时起,我就对他那以诚待人、实实在在、平易近人政治家的高尚品德,敬佩之至。近30年来,他是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首席代表、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他作为日中关系的日方“窗口”,或称总代表,同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过多次接触,得到我们国家领导人的信任,邓小平同志给予他高度评价,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因伊东先生为日中友好作出的贡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日友好协会曾分别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和“中日友好使者”的称号。
同许多日本朋友交谈中有一个共识,即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所以能持续举行,从日本方面说,关键是有伊东先生牵头,他的声望和影响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同伊东先生共商,为使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从体制上纳入轨道,便于运作,在日本有必要官民合作,建立日中友好基金会,先把民间人士会议作为基金会的主要业务,中日友好协会作为基金会的中国方面的窗口。伊东先生为此在东京进行了具体努力,并得到有关朋友们的响应和支持。正在这一构想将要起步、可望实现的时候,伊东先生病倒了,同时由于其后日方情况变化,至今此事依然停留在构想阶段。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和有力的支持者。奈何!天不成人之美。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的9月,伊东先生作为中日友好协会的贵宾,实质上是日本政府的特使,毅然访问北京,同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有益的交谈,目睹了北京的安定情况。回国后,他为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和孤立政策,作出了突出的具体贡献。每当中日关系遇到困难的时候,伊东先生就为扭转局势,挺身而出,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实属难能可贵。
伊东先生生前不愿在家会客,但在家养病期间,我成为他病后第一名探视者。看了他俭朴的住宅,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这位几次拒绝出任首相曾多次担任内阁重要职务的著名政治家,竟住在一所普通市民中等家庭的住宅。陈设已旧的会客室内的狭小套间里放着一张病床,是伊东先生在家长期卧床疗养的地方。联想到日本人民多年来反对钱权政治、反对政界金钱丑闻的情况,更感到伊东先生无愧为一位清廉政治家的模范。
中日友好事业任重道远,仍有许多事等待着伊东先生来完成。但病魔不给他时间和机会。不过,我们应该相信,一定会有人继承伊东先生的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