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鲜花开出新颜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7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鲜花开出新颜色
本报记者钱江
鲜花业,世界新兴的行业;人工控制鲜花颜色,从业者美好的梦。
今天,这个美好的梦想已经成真。这一幕,发生在4月16日,北京大学陈章良实验室,一株矮牵牛花(一种草本观赏型花卉),开放出两朵奇异的花(见题图);一朵纯白,在矮牵牛花家族中极为罕见。另一朵,紫色的花瓣上点缀着两片白色,是天然花中从来未有的。
这一实验在我国尚属首例,是我国类黄酮基因工程研究的重大成果。在导师陈章良教授的指导和课题组博士后负责人李毅协助下,24岁的硕士研究生邵莉从事这项工作刚好一年。
去年春天,实验室与汕头鮀滨药业公司合作,研究人工控制鲜花颜色的课题。过去,人们总是通过育种法筛选花色的突变种,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代价逐步改变花的颜色。这种努力也可能毫无成果。
现代科学展示了一条新路,用生物基因工程改变花色,进而获取稀有花色。邵莉要弄明白,花的颜色和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什么关系,加以人工干扰会产生什么结果?
邵莉是一个工作起来非常专注的姑娘,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成功地在矮牵牛花花瓣中找到了会改变花朵颜色的一种基因——CHS—A,这项实验涉及众多环节,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期间,邵莉因学业优异获得北大“光华奖”,今年“五四”青年节,她的论文再次获奖。为了完成手中的研究课题,她还放弃了出国学习的机会。
陈章良教授向记者介绍,邵莉是他最优秀的研究生之一,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她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在她面前会展开一个广阔的科学研究天地。
今年2月,邵莉培育的改变了某些基因的矮牵牛花栽入盆土。4月中旬,花蕾长成,其中的一个花蕾最先显示:可能出现花色变异。4月15日是个星期天,晚上,邵莉不安了,难以入睡。“要是开出的还是平常的紫花,那么一年的努力也许就付之东流了。”她怎么也难以抛开这个念头。
第二天一早,邵莉跑上五楼的实验室,两朵变异的鲜花绽开新颜欢迎她!此时此刻,再没有人能比她更幸福了。接下来,24盆花都开出了变异的花朵,证明实验成功。
在成功的喜悦中,邵莉反而平静了。很快,她将开始博士研究生学业,未来的路还很长。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下一步,改变菊花颜色的实验就要开始了。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