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头雁翱翔群雁齐飞——全国50万名乡镇党员干部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头雁翱翔群雁齐飞
——全国50万名乡镇党员干部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
严世华朱广菁
我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方兴未艾,硕果累累。到1993年年底,全国约有50万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培训,从而掌握了一至两门生产实用技术,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1987年,湖北襄樊对88个农村党支部和万余名党员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差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因素。1988年,襄樊所辖随州市委批转了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关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请示》,并率先在中国科协创办的中国农函大的培训工作中纳入党员教育和农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1990年,中国科协向各地农函大分校推广了随州的经验。1992年7月,中组部转发了中国科协《关于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意见》,开始与中国科协联手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吉林、河北、陕西、内蒙古、山东和甘肃等诸多省、自治区委组织部和科协相继签发了利用农函大这一形式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的通知,把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科技知识培训,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并列入“八五”规划。
在对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工作中,中国农函大起到了主渠道的作用。全国23个省建有地市级分校200余所、县市级分校1300多所。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农函大设置了5个系近50个专业,按南北不同地域开设不同课程,依学员状况划分了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在教材选用上则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由总校统一编制教材,鼓励各分校根据当地实际编写补充教材。有的分校作为补充教材的资料达8000多份。农函大在全国已有1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并辅以“科普之冬(周)”、“科技赶集”、“科普基地”、“科技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农函大培训的学员合格率达80%以上,有效率90%以上。陕西省延安市的南泥湾,昔日以军民开展大生产,丰衣足食而著称。近年来,镇党委书记雷元富带头参加农函大高级班的学习,为“科技兴农”甘当宣传员、服务员、指挥员、推广员、后勤员。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形成了一支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科技队伍。14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长普遍掌握两至三项适用当地的先进生产技术,率先达到农民技术员和助理农民技师水平。湖南省宁乡县青年农技干部黄昆明,在铁冲乡推广了农函大学习到的实用技术,使全乡早稻增产8万公斤,农药成本减少4万多元。调到黄材镇后,又以同样方法普及晚稻,据镇的抽样调查,每亩平均单产高达508.9公斤,比上年共增产3684公斤。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调到祖塔乡任副乡长,专抓多种经营工作。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朝阳乡党支部,通过一支经过培训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科技队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乡里成立党群共同致富小组,建立科普网和科技服务体系,仅带领群众开发葡萄生产,1993年就人均增收500元。陕西省宝鸡市在农函大结业的党员创办经济实体和科技服务组织843个,推广实用技术318项,科技扶贫2841户,并使其中70%以上的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由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奔小康,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血肉联系,基层党组织也有了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