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七袋菜种官司演出一场喜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2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襄轴杯”观察台

  七袋菜种官司演出一场喜剧
5月5日上午,南京湖熟镇金桥村农民张信和,来到南京市白下区法院,果断地撤下告南京蔬菜种子公司经营部的诉状。意想不到的是,下午他竟得到经营部的600元赔款和一套农业技术书籍。
去年8月,张信和在经营部买了7袋菜种。为让蔬菜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10月初便匆忙下种。全家人披星戴月,荷锄挑水,不久便种好了4亩包菜。若亩产达到6500公斤,按清明前市场最低价,4亩包菜至少可卖2万多元。张信和早就打好了小算盘。到了今年3月,张信和却傻了眼,只见数千棵包菜披头散叶,竖起尺把长的菜苔。“准是买了假种子!”村民们议论纷纷。
4月9日,张信和一纸诉状递到法院。法院当即立案。为找出问题的症结,办案人员带着老张请教了江苏省农科院的专家。经实地调查,结论是包菜种子不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包菜不包、大量抽苔的主观原因是使用者不懂科学,下种时间提前了20多天,客观原因是气候反常,该冷不冷,当热不热。张信和闻后恍然大悟,于是便撤回诉状。
对张信和状告种子公司经营部这件事,经营部经理刘春林自有一番高见:农民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反映了当今农民消费意识正日益成熟起来,这是个进步;农民敢跑法院,这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是种监督,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农民闯市场,离不开科学,帮助农民科学种田,种子经营者责无旁贷。于是刘经理与职工讨论了一番,认为张信和种的包菜出了问题虽与经营部销售的菜种无关,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经营部科技扶农、售后服务的责任还没尽到。因此,决定赔给张信和一笔学费、一套书籍。
南京市江苏商报莫惠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