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红都”边贸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31
第2版(经济)
专栏:

  “红都”边贸红
钟义山
举目瑞金县城的“禽畜集散中心”,只见生猪、鸡、鸭、鹅所布成的“大阵”中,操本地方言和外地口音的人们摩肩接踵,洽谈着桩桩交易;漫步瑞金的乡村圩场和“农民街”,只见稻米、大豆、生姜、木椅、竹席一溜溜排成行,赶圩赶“街”的农民川流不息,笑语不绝……瑞金县大量的农副产品,通过这个市场“飞”往山外的世界。
有“红色故都”之称的江西省瑞金县,接闽连粤的地理位置使得发展边贸有着极其便利的条件,历史上就有边界贸易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边界贸易,再度唱起“大戏”。
借国道,兴流通,活经济。瑞金境内206、319、323三条国道穿腹而过,形成促进当地经济腾飞的三大“动脉”。全县20个乡镇在条条国道旁兴建起32个农村圩场。同时,国道两旁还“冒”起了粮食、水果、竹木制品、建材等8个大型边贸专业市场,35条由乡镇、村组、农户投股兴办的“农民街”也于去年陆续建成。县城又专门兴建了三个鹅鸭、生猪集散中心。这些市场年总交易额在8亿元以上。其中,投资上千万元、建筑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瑞金商业城”是江西最大的农贸中心。这里四海商品汇聚,八方商贾云集,日流动人口超过万人,年交易额达1.6亿元。
近年来,瑞金出现了100余个运销联合体。车轮滚滚,车笛嘀嘀,展现出今日老区农民的新风采。今年1—3月份,该县运销的各种农副产品达6000多吨,成交额在2000万元以上。同时,福建的水产、煤炭;山东的雪梨、苹果;广东的服装、电器也都在这里大规模集散。此外,由万名农民组成的运销大军也活跃在各省市之间,成为农民欢迎、政府支持的“经纪人”和“信息红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