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漫议企业“重新设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2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漫议企业“重新设计”
吴绮敏
企业的“重新设计”已成为世界经济管理界目前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其主旨是面对组织内部与外在的环境变动,企业界有必要变革组织结构并打破传统的组织形态。
这一概念自一九九○年由美国哈默博士提出之后,随即蔚成风潮。一些著名的大型企业,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经过“重新设计”,都从中受益匪浅。
潮涌潮落之间,也有一些公司因调整不当而翻船。譬如,为英国汽车和航天工业生产零配件的英国卢卡斯有限公司,虽经七年努力,但因重要客户的缘故,终难实行经营现代化,陷入一蹶不振的窘境。
要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灵活性和对顾客作出回应能力,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沃马克和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琼斯不久前发表了他们有关这一问题的论文:《从精干生产到精干企业》,从工业传统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他们由“精干生产”的概念出发,引出“精干管理”的概念。前者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方法,被认为可以使开发、生产和分配产品所花费的时间、气力和费用减少一半,如今已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广泛接受。而生产的效益与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于是,“精干管理”的概念被提出来。它是针对生产有关零配件和成品的公司群体而言,在管理上使这些相关的支体连结成一个整体,力图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在产品的质量和对市场的需求变化作出反应等方面,都能够持续改进。为此目的,整个群体必须团结一致,分担压力,祸福同享。
要实现融高效生产和精干管理于一体的调整,制约因素颇多,工业传统就是其中之一。沃马克和琼斯这两位学者就此对德国、美国和日本的三种工业传统进行了比较分析。
他们认为,德国工业传统的特点是极端重视各职能部门的严格划分,这不利于在功能交叉的领域进行合作。戴姆勒—奔驰公司设计和生产一种豪华轿车所花的工时是丰田公司的三倍,主要就是因为德国的工程设计部门之间彼此不进行交流。这种体系的固有缺陷自然会导致产品的高价格。这一缺陷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显而易见。
美国是一个视“个人”为中心的国家。管理人员追求像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样的热门资历,这就大大削弱了企业群体内部的凝聚力,理所当然地助长了人才的普遍“跳槽”现象,而且企业群体内各个公司都设法建立各自固守得住的“势力范围”。为适应这种需要,美国公司逐渐如德国工业界那样受职能划分所约束,从而限制了顾全大局的能力。沃马克和琼斯认为,对个人的崇尚削弱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生产国的地位。
日本的工业体制始终看重公司的现实需要,各种关系都建立在公司和雇员之间、大公司和较小的零件供应商及销售商之间的责任感基础上。这使日本的大公司能够集中精力关注全局利益的需要,从而免受各职能部门的控制范围、不同职务的发展前景,以及各个支体之间彼此为争夺优势而不断争斗的干扰。但是,这种体制也意味着大多数工程师几乎为开发个别产品或改进工艺终其一生,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在推出创新产品和工艺方面缺乏主见。学者认为,个人在职业方面选择交替发展的道路,会有助于弥补上述缺陷。在愈演愈烈的商战中,谁得益于高效的生产和管理,谁就会获取巨大的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