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魏紫熙的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2
第8版(副刊)
专栏:画坛人物

  魏紫熙的艺术
周小献
魏紫熙淳朴耿直,不随时俗,客居江南数十寒暑,月染风熏,北人南化,形成外朴内秀的气质。基于此,他的艺术追求也有着不同于旁人的个性与特色。他说:“创作的苦闷和喜悦交织着我的一生,而更多的是只有在艰难的道路上跋涉后才能感到欣慰,而且是暂时的。”一张画的成功,常常只是对画师艰辛创造的安慰,更是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1971年,魏紫熙重新握起画笔,开始了《天堑通途》的创作,以幕府山为近景,云水浩渺,衬以长桥,《天堑通途》的博大气势冲击着所有观众。
在成功面前,魏紫熙不敢自喜。经过近百张小稿探索之后,1977年他的丈六巨制《黄洋界》又问世了。全画以黄洋界纪念碑为主景,盘旋而上的公路,曲折蜿蜒,横贯全幅,连接着远处的罗霄山脉主峰。井冈山林木繁茂,山峦起伏,绝少嶙峋峭壁。他用大笔纵情挥洒,用破笔点封顶,最后以大面积的镜面朱砂点洒在大面积的浓墨上,似出似入,沉着浑朴。近看此画,浓墨朱砂,似不见有画,远观则巍巍井冈山雄伟壮丽的气氛脱纸而出。
1983年9月,年近古稀的魏紫熙身背画囊,沐着秋雨,策杖第二次登黄山。他走走画画,来到黄山排云亭,但见黄山西海山雨一来,迷蒙一片,只有风声雨声;山雨一过,云翻雾腾,忽而横穿石隙奔腾而上,忽而大块黑云顺着悬崖滚滚而下,恍若瀑布,然后又随着气流盘旋而上,惊心动魄!雨中观山,其乐无穷,其苦也深。黄宾虹雨中画蜀山,虽病卧月余,得佳稿而喜;魏紫熙探黄山真貌,惊险处画《飞澜无声》,博大雄浑,使观者为之一振。
江山无尽,魏紫熙的探索也无尽。他以强烈的自我意识有分寸地驾御着传统,开发未来。当古人创造的大泼墨技法被一些人散漫地滥用的时候,他却以其来自于传统而不同于传统的大泼墨,创作了一批诸如《大江东去》、《瞿塘翠色》、《汤旺河边》等新作,画界同仁惊呼“异常新颖,既有气势,又有气氛”,称之为“晚年变法”。
个人风格的探索与追求,是魏紫熙艺术实践中的一大课题。艺术除去流派的共性,更需要独特的个性。他以自己的中原气质为本,借鉴宋代范宽的古朴苍劲,间以清湘、梅清的奇险秀润,以现代人的意识苦心经营,追求个性。其间有困惑也有突破,有苦闷也有愉悦。
在经历半个世纪的探索之后,魏紫熙的艺术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文采风流的千年古城金陵,历来孕育着大批文人墨客。明末清初,这里有龚贤、樊圻、高岑等一批生长或长期居住于此的画家,被称为“金陵八家”或“金陵画派”。无独有偶,事隔300年后的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又聚集了一批画家。他们以《山河新貌》揭开了本世纪新金陵画派的历史。“笔墨当随时代”。新金陵画派以新的思想,新的笔墨,继承传统,发展传统,打破了地域局限,震动了整个神州画坛。魏紫熙为这画派的开创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附图片)
▲太行幽谷图(中国画)魏紫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