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特殊家庭的情与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4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人与人

  特殊家庭的情与爱
在河北香河县,一个特殊家庭的故事令人十分感动。
这个家庭的老人叫陈金诚,原是个教师,因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离开工作岗位。1986年,他又患眼病,住进河北廊坊市安次区眼科医院。在这里,他结识了因工伤而住院的安次区马柳乡孙坨村青年王培胜。
在相互交往中,王培胜了解到陈金诚的过去,深深为老人的坎坷命运所打动,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打水、买饭、端屎端尿……不久,陈金诚的两眼完全失明了。王培胜看出老人很苦闷,便决定辞去当时的工作,跟老人到香河去照顾他。陈金诚劝道:“我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一贫如洗,会拖累你的。”王培胜决然地说:“我去的决心已经下定了。”就这样,王培胜和陈金诚回到了香河,组成了一个家。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素不相识的王培胜却使陈金诚这个从小失去家庭温暖的老人在晚年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使这个双目失明的老人重又扬起了生命的风帆。离开讲台后,陈金诚热衷于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发表了《燕子吕三》等数十部作品。双目失明后,他无法写字,痛苦至极。王培胜为了不让老人失去这唯一的爱好,想了不少办法。先是用中药盒的硬纸片做成框子,后来又用一块16开纸大的铝板开出10条1厘米宽的缝,压在纸上,让老人摸着写。
1988年,武清县六百户村的高中毕业生郭万华不顾亲友的反对,来到香河同王培胜结了婚。当好这个特殊家庭的主妇可真不容易:家具必须有固定的位置,以免碰伤老人;火柴、香烟等小日用品都放在老人身边;老人牙不好,不能吃咸的,炒菜时她便少放盐,多买萝卜豆腐之类的菜;买肉也要肥的。她还为老人读报,讲一些街头巷尾的传闻轶事,帮他抄写稿件。这个家每月只有200多元的收入,要买粮、油,再加上房租、水电费等就所剩无几了,她除了减少开支外,还抽空去卖服装,直到女儿楠楠出生。为照顾好陈老师,郭万华来香河7年来,她很少回娘家,非回去不可时,就骑车往返70多公里,当天去当天回。
王培胜、郭万华夫妇八年如一日照顾残疾老人陈金诚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向这个特殊家庭献出自己的情和爱。
县委书记侯国强3次到这家问寒问暖,当听说王培胜小两口户口还没有迁到淑阳镇时,当即表示:“特殊家庭”特殊照顾。1993年3月,他们顺利领到了城镇户口本。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侯国强又召集淑阳镇和西南街领导到他们家现场办公,香河县水泥厂、砖瓦厂分别给他们送来水泥、砖瓦、建筑用沙。不久前,淑阳镇党委、政府将陈金诚接到了镇敬老院,让他安度晚年。
河北香河县委王晓颖吴贺伟孙振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