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建设普通人的生活环境——张宝玮教授谈居室装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4
第8版(周末)
专栏:美化家庭

  建设普通人的生活环境
——张宝玮教授谈居室装修
袁晞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和生活观念的变化,中国人对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把居室改造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许多精力和财力投入装修之中。但是,装什么、怎么装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难以把握的新课题,为此,记者访问了多年从事建筑环境艺术工作的张宝玮教授。张宝玮60年代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先后搞过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工民用建筑设计;80年代后去欧洲工作了10余年,在西班牙现代建筑大师米厄尔·费萨克的建筑事务所主持过300多万平方米的生活小区规划设计和多项大型建筑设计;去年回国后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讲授建筑环境艺术。他对当代中西方建筑艺术观念、装修艺术潮流有比较深刻、全面的理解,他对居室建设的一些见解对不少忙于装修的人们可能会有所帮助。
“营造与人更亲近的住所”
张宝玮从当代建筑谈起,他说从大工业回到自然是当今的潮流,发达国家不少新建筑是用清水砖、木材建造的,大块的玻璃、不锈钢板渐少使用。比如西班牙地中海边的一个五星级饭店就是用砖和水泥等最普通的建筑材料,由人工砌成,建筑和绿地、天空、海洋融为一体。这种自然的、手工的建筑与人的关系更直接,更亲切,住起来也就更舒适。
张宝玮认为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向自然是当代人整体生活观念的变化。他举例说,西装过去是西方人的主要服装,现在西方人除少数正式场合外,常着宽松的便装。从追求服装合身到追求宽松,是为了给人体更多的自由。就建筑来说,从大工业时代起,人们就居住在建筑师创造的环境里,今天人们要从这里走出来,创造有自己个性的环境。张宝玮说,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现在还不具备自己建楼房、造别墅的条件,但越来越多的人在改造、装修居室,一方面是把使用条件改善得更舒适,一方面也追求一点儿生活的情趣、一点儿温馨的感觉,开始建设普通人自己的生活环境。营造与人更亲近的住所,为了更自然的生活,这也是生活观念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好衣服全都穿在身上并不美”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分到一套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分了房子的人把全部资金和精力投入装修,从上到下都花钱,觉得花样多多益善。张宝玮说,不懂得适可而止是装修的大忌,这好比人穿衣服,好衣服全都穿在身上并不美,打扮得体才漂亮。我们装修居室,在使用功能以外,适当加一些美化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有一样装一样,处处都装饰。应该有好的设计,给自己的房子定一种调子,墙、地、家具、窗帘等共同构成一种大效果,这儿加一点儿、那儿加一点儿的局部追求是不可取的。有人见彩色喷涂好看,就把墙喷成彩色,又见花窗帘漂亮,于是又挂上花窗帘,结果墙和窗帘花成一片,远不如白墙花窗帘或花墙白窗帘出效果。
张宝玮说搞设计要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否则设计不可能成功。他举了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几年前王府井的精工表店用不锈钢材料装修门面,门楣横平竖直,半圆的门柱用整块的不锈钢板做成,体现了一种大工业精确的美。后来街上的店面一窝蜂用起了不锈钢,却大多用手工敲打、焊接,梁是翘的,柱子上留着焊缝,这就不是美,而是拙劣、简陋。我们不少人装修房子请的是乡村木工,设计就应力求简单、朴素,追求一种手工的、本色的美。
还有人分了新房子,全部家当都要换新的。张宝玮说,清一色的新东西未必美,记得欧洲有一位设计师,在装修设计中把房主家祖传的一把旧椅子留在新居室的重要位置,被誉为室内设计的佳作。有旧有新才是真实的生活。
“不能把小房间当大饭店”
张宝玮说,有人以为用好材料就是好设计、好装修,把大理石、花岗岩等高级石料都用到居室里,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不能把公寓的小居室当作饭店的大堂来装修,造价高不说,住着也不亲切。说到具体的装修材料的运用,张宝玮认为一定要从我国的总体生活水平出发,以实用、价格适宜的材料通过精心设计来达到美观的效果。他建议,墙面采用素色涂料为好,不脱灰就行,比如白墙上挂一幅荣宝斋的木板水印画,比多彩喷涂少花钱,却又雅致得多。张宝玮建议一般家庭客厅的地面用易清洁的各类地砖,而卧室则可以用有弹性、较温暖的木地板。即使客厅用木地板,也不应让客人脱鞋,勤打蜡勤整理即可。
现在有的人家让客人进门就换鞋,更有甚者从门厅到客厅要换两次鞋。张宝玮说这样做有失礼貌,装了地板、铺了地毯又怕人踩,自己紧紧张张,还要别人保护你的地板、地毯,这不是物为人用,而是人为物活着。他认为,在总体生活条件达不到某一种水平时,不要去追求超过生活水平的生活方式,否则就不是享受,而是麻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