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再回延安看母亲——革命圣地延安开发扶贫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5
第1版(要闻)
专栏:老少边区行

  再回延安看母亲
——革命圣地延安开发扶贫巡礼
本报记者孟西安
“我又回到老家了!”
1973年6月,当身患癌症的周恩来总理,冲破漫天阴霾,乘飞机回到延安时,不禁深情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可是,在周总理的眼中,延安虽有些变化,但四周仍是“秃顶”的山峁,还有不少农民缺吃少穿,他老人家难过得落了泪。午餐中,他心情沉重,咽不下饭。他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在场的延安党政领导,问:“延安3年农业变面貌,5年粮食翻番行不行?”当他听到延安地委书记回答“有决心”时,竟高兴得忘记大夫的叮嘱,让服务员“拿酒来”,为延安美好的远景举杯祝酒:“等延安改变了面貌,我一定再回来!”
“可是,敬爱的周总理离开延安不到3年,就与世长辞了。”当年负责接待周总理的延安地委副书记土金璋,每当回忆起这件往事,就难过:“到5年后的1978年,延安粮食总产只比1973年提高了1成多,周总理的嘱托没有实现啊!”
一晃15个年头又过去了,现在的延安又是什么样子呢?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春风带春雨 把延安吹醒染绿
山连着山,峁连着峁。我们乘坐着火车,穿山越岭向延安进发。
“火车开到宝塔山,结束了延安不通火车的历史,通过钢铁动脉,给延安经济输入了新的生机。”延安地委书记遆靠山高兴地对记者说,“改革开放,不仅使周总理的嘱托得以实现,而且也给延安城乡披上了新装。”
我们信步登上宝塔山,凭栏鸟瞰,延河两岸,幢幢新楼鳞次栉比,大街小巷流光溢彩;远眺清凉、凤凰山麓,排排新窑比肩而立,林木葱葱一片翠绿……
细心打量,在延安街头很难找到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农民和骑毛驴赶集的乡亲,而时时可以看到开摩托、坐汽车、乘火车的农民和西装革履、走南闯北做生意的年轻后生;姑娘留起了披肩烫发,有了孩子的婆姨,也纷纷戴上金耳环,穿上崭新的花衣。现代生活的气息在圣地随时可闻。延安兴起了“电话热”,城镇人口电话普及率已达百人6.1部,其中延安市已达到7.14部,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春上,延安雨水充足。万花山庄,牡丹竞开,佳卉吐芳;蟠龙山顶,那更是绿色的海洋。站在蟠龙山上,延安市委书记马福雄指着满山的葱绿对记者说,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使延安昔日“荒山秃岭地不绿”的景象得以改观,现在延安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49%!
延安市市长周万龙还给我们讲了一件事:1989年他到沿海考察,一位没到过延安的干部问:你们延安有没有树?有没有楼?去年这位干部到这儿一看,惊奇地说:延安城里楼比窑洞多,这里哪是“黄土地”,分明是“绿土地”呀!
马福雄书记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俺们延安山疙瘩多,过去把它当包袱,今天成了宝贝。过去,贫穷在山;今天,潜力在山,富裕也在山!关键在于理清思路,找准出路。”
思路和出路 来自实事求是
延安地区辖13个县(市),总人口185万多人,土地面积5554多万亩,人均占地30亩;其中丘陵土地占2/3以上。过去由于关山隔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延安经济发展缓慢。1973年,全区人均占有粮食不到250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50元。不少农户不仅“锅里愁”(无粮),而且“手里愁”(无钱)。
人们怎能忘记,当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中央机关和首都人民向革命圣地延安伸出了援助之手。除了大批知识青年和干部奔赴延安(其中有周总理的侄子)外,先后向延安投资1.2亿元,帮助建成了16个工业企业。由于匆忙上马,没有依托当地资源,大多数企业很不景气。到1978年,亏损额高达960多万元。而农业,仍然是“广种薄收”,“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反思过去,面对现实,延安的领导们坐不住了:经济要上去,延安精神要回来!单靠上头“输血”不行,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的干部和群众重新审视眼前的山峁和脚下的黄土:
延安全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煤炭储量71亿吨,石油储量4.3亿吨,紫砂陶土储量1000多万吨,此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白砂石、森林资源;同时,这里土层厚,夏季长,日温差大,有利于苹果、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以及牧畜业的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延安地委、行署决定:“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区域开发,重点突破”的路子——农业大力开发“果、烟、羊、薯”4大主导产业,工业大力开发“煤、油、烟、纺”4大主导产业。
“开发”的号角吹响,延安工农业的“双马”,扬起了飞腾的“四蹄”。
开发加开放 叩响致富大门
改革开放,使革命圣地延安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观念的更新、经济上的接轨,又给延安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延安人走出封闭的境界。延安与兄弟省市加强了横向协作。1992年3月起,延安与山东省潍坊市实行干部易地交流,现在,两地已缔结友好乡镇69对,友好部门18对,姊妹企业64对、在延安选定开发建设项目317个,总投资2.8亿多元,全部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8.9亿元,利税1.6亿元。延安也有了“三资”企业。
农业上,延安市委、市政府从土地面广、宜于发展林果畜牧的实际出发,要求各乡镇、农户退耕还林种草,走“兴果富农”和“以果促粮,以农养牧,以牧肥农”的发展生态农业之路。
枣园乡庙沟村带了头。这个山褶里的穷村有“望天田”7500亩,但1978年前,人均粮仅150公斤,收入仅40多元。从1984年开始,该村还林务果达5500亩,仅留2000亩川地种粮。结果山绿了,粮丰了,人富了。从1989年以来,年年人均粮钱过千,1993年人均纯收入达3020元,仅苹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2800元!
在工业战线上,也涌现出像南泥湾石油勘探公司的典型。该公司总经理田维宽告诉记者,南泥湾石油地质储量过亿吨,现已有287口井投入生产,年产量达3万吨,去年实现利税达1200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跃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在延安市工业企业中名列榜首。
江泽民总书记上任不久来到延安,来到庙沟和南泥湾,肯定了庙沟村“兴果富民”和南泥湾石油开发的经验。他明确指出:延安精神并没有过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仍然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要变“输血式”的扶贫为开发性扶贫,尽快改变老区贫穷面貌。
延安“大生产”的烈火,再一次被熊熊点燃。
一山一山规划,一坡一坡治理,全市涌现出128个庙沟式村子。昔日“红绿补丁烂衣裳,广种薄收缺钱粮”的白峁村和飞马河村,由于大力退耕还林栽果树,钱粮连年“双过千”,而且仅苹果一项,人均收入都已超过2000元。记者来到飞马河村,只见村民全部搬进新窑,村里还建起了一座卫星地面电视接收站。村民们高兴地说:“沟坡,一满栽苹果,咱锅里有了,腰里鼓了,手头也活泛多了。”
不到3年,“绿色战役”已大见成效:到去年年底,全市共退耕62万多亩,新造林48.5万亩,种草58.8万亩;粮食产量达9.4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果品年产量达3000多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达700元以上,分别比1989年翻了两番和增长了28.9%、109%。与此同时,1993年延安地区工业“油、煤、烟、纺”4个主导产业产值达9.17亿元,比1978年增长8.4倍,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60.9%,其中仅石油一项,年产值达5.35亿元,比1978年增长28.8倍,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5%强。
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延安全区粮食总产已于1990年实现翻番,而这年实现翻番时,耕地却比1973年减少56万亩!1993年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23亿元和612元,分别比1973年翻了3番多和近4番。1993年与1978年相比,全区粮食总产由39.6万吨增为77.15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307公斤,增长到512公斤。
这是历史性的变化和成就。然而,延安人明白,与人家比,他们还不富裕,黄河沿岸和北部山区仍贫穷。
是的,圣地延安正沐浴着春风,迎来了春的婀娜,并将迎来夏的浓烈,秋的沉甸。
一曲新时期的《信天游》,正回荡在宝塔山上,延水河畔: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延安再搞大生产;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母亲延安换新颜……
(附图片)
压题照片;革命圣地——延安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