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藏族自治区康定县商业日益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0-09
第2版()
专栏:

藏族自治区康定县商业日益繁荣
康定位置在康藏高原上,在二郎山和折多山中间,周围群山环抱,形势险要,是康藏交通的咽喉。它和雅安、西昌同为西康省三大城市之一,现今是藏族自治区政府所在地。
康定自清朝康熙年代起,就是藏汉贸易的集散市场。经营藏区虫草、麝香、皮毛、药材等土特产的藏商,经过理塘、德格、甘孜一线,翻越四千多公尺的折多山前来康定,与翻越三千多公尺的二郎山、大象岭前往藏区经营茶叶、食盐及部分百货的汉商,每年在康定会合进行集中交易。
解放后,人民政府正确执行了民族贸易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和民族贸易,在国营经济积极扶助下,康定的交易一天比一天地活跃起来了。
康定国营商业的发展,对改善藏族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一九五○年该地只有一个土产公司。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藏区人民需要,一九五一年增设了百货公司,一九五二年又增设了粮食、茶叶、畜业三个公司。因此,国营商业在当地公私销货额的比重也随之增长(由百分之十五点七三增至百分之四十六点三八)。市场交易中的主要货品——茶包,自一九五一年开始,已全部由国营贸易掌握供销。国营公司对藏民茶叶的供应,一九五○年为一万八千一百四十八市担,一九五二年就增至七万三千二百零五市担,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藏民所需的其他百货、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连茶叶在内,三年来总计供销一千零二十九亿四千余万元。同时,对藏区的麝香、知母、虫草等土特产,国营公司亦积极展开收购工作,收购额达四百九十八亿元。由于国营商业购销业务的发展,藏区的土特产价格也逐步趋于合理,解放前康定羊毛每担仅能换边茶三包,解放后每担则能换边茶八包半,解放前每百斤知母换边茶二十二包,解放后,到一九五二年即可换边茶四十四包。与此同时,藏民所需的茶、油、布、食盐等日用必需品价格则逐年降低,一九五二年日用品较一九五○年降低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三十二。这样就使藏族人民的生活大大得到改善。
康定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三年来也获得迅速的发展。全县私营工商业,一九五○年有六百六十六户,资本总额为八十四亿七千万元;一九五一年为七百六十九户,资本为一百零一亿五千万元;到一九五二年已增至九百二十六户,资本为一百零八亿六千余万元。私营工商业中,私营商业有六百六十余户,资本为九十四亿八千万元;其中藏商四十八户(多经营“锅庄”业),拥有资金占全部私商资本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七。
随着民族团结的加强和藏区交通的发展,活跃了商业,刺激了农牧业生产,广大藏民的购买力也相应提高了。过去藏民很难吃到茶叶,常以野叶代替,即或有了真茶也煮熬多次,“有钱人煮三次,无钱人熬七道”,现在人人都可以买到茶叶吃了。过去一般藏民买不起布,牧民经常不穿裤子,现在大部分牧民都买布做衣服穿了。根据康定木雅区三个保的典型调查:藏民农牧业、土特产业及其他副业的收入,逐年都在增加,一九五二年收入较一九五○年增加百分之十九点六。藏民每人平均购买力,一九五○年为二十五万二千九百一十九元,一九五一年为二十八万元,一九五二年则上升为三十二万八千二百七十一元,比一九五○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九多。藏民白丐喜若,解放前在喇嘛寺看守庙宇,无土地房屋,一家四口,终年吃不到茶叶,解放后开了将近二十亩荒地,新盖了房屋,收入增多,生活改善,一九五一年一家吃茶叶八十一斤,但到一九五二年吃茶叶就增加到一百一十七斤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