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农村:变化在悄悄发生——部分省报记者采访归来谈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6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村:变化在悄悄发生
——部分省报记者采访归来谈农业
最近,本报邀请部分省、市、自治区报纸负责农村报道的编辑、记者进京开了个座谈会。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坐在一起本是商谈农村报道问题,却自然而然地议论起乡村采访的所见所闻和各自的感受。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录。
谈起当前的农村,大家感慨不已,真有点“几多欢喜些许愁”的味道,可是议来议去,却产生了这样的共识——
    形势:发展变化是主流
龚俊纯(辽宁日报):辽宁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是很鼓舞人的。以前,东北人进关,装“米袋子”,抢购肉、蛋等,在全国都出了名。现在小农业长大了,全省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超过150亿公斤,不仅自给有余,还略有输出。今年初辽宁的5亿多公斤稻谷和大米,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关过海,销往日本,60多万头生猪和几亿公斤鲜细菜也销到周围省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去年的总产值达到1460亿元,一年增加了500亿元。这是省里坚持城乡互相服务、优势互补思路的结果。
陈泰祥(吉林日报):吉林农村形势,曾经有过忧大于喜,后来是喜忧参半,今年,出现了“喜大于忧”的新转机,粮食播种面积、农业资金投入和生产资料投放量均比去年同期增加。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国家调整粮价、收购不打“白条”和负担减轻表示满意。
韩智、徐东洋(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自治区过去是十年九旱、风沙不断,可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改观,农牧业连年丰收,去年粮食产量和牲畜头数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结束了20多年粮食调入的历史。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仅去年一年,全区农民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就达2.8亿元,牧民建设防灾基地自筹资金几年累计达1.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0%。
李艳辉(天津日报):天津是城郊型农业,指导思想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乡镇企业过去起点较低、布局随意,现在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的地方已经有了像样的工业园区,有的已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曾祥惠(湖北日报):我刚刚在下面采访了一圈回来,据估计,今年全省夏粮、夏油的增产幅度是近几年最大的。去年以来,省里在减轻农民负担、收购兑付现金、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去年末粮价的波动也对今年粮油增播、增产起了作用。但是最近有的地方农民负担有所回升,有的夏收资金有一定缺口,所以农民也有点担心,害怕今年又出现压级压价和“卖粮难”。
庞殿勋(新华日报):江苏农村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首次超过城市工业,同时多种经营得到大发展,1993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在1200元以上。但这两年江苏也出现了“米紧棉缺”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比较效益低,农民觉得种粮种棉不合算。据调查,现在想多种田、多收益的农民越来越少,59%的人只想种口粮田。
徐守礼(大众日报):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到去年,夏粮总产已连续三年列全国第一,苹果、花生、肉蛋奶、水产品等均名列前茅。但也面临新的矛盾。比如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在安排生产和选择项目时,常常是你看我、我看你,结果造成地区间的趋同性和某些产品的大起大落。
王利亚(湖南日报):当前农村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少,但是如果看主流、看趋势,应该说农村形势是好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民的商品意识大大增强,市场“一呼百应”。去年,湖南农村的肉、禽、蛋、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基本上没有积压。
赵瑞泉(河北日报):我下乡采访对此感受也很深。“调整结构”这个词,农民可能不大懂,可是发展大棚菜、种果树很内行,只要有一户引个头,全村就起来了。为什么?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是效益。农民能够以此为出发点安排生产、考虑问题,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希望。
农村的进步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有成就不等于没有矛盾、没有潜在的危机,大家认为,说千道万,当前最要紧的是——
  农业:应得到实实在在的重视
周思贤(江西日报):江西农业比重很大,几十年来调出500多亿公斤商品粮,贡献很大。目前形势也不错。近一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多次找各省、市、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商量农业问题,并制定了十多份关于农业的文件,表明中央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但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部门仅仅把加强农业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建宾馆、买小车劲头十足,中央制定的扶持粮棉主产区等许多优惠政策却未很好落实。要真正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要的一点是调整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魏章官(福建日报):福建这两年山地综合开发有突破,农民田里求温饱,山上求小康。但搞口头农业、会议农业的情况也存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认为抓农业搞粮食,财政增收甚少,又看不出什么政绩,还不如在公路边办几个工厂见效快。所以不仅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各级干部抓农业、涉农部门支援农业的积极性。
陈泰祥:上面的很多精神并没有真正贯彻下去,有的地方基层组织涣散,农村有线广播的普及率从97%下降到45%,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减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农村干部积极性保护不够,对农民的合理负担宣传得不够的倾向。
杜时国(河南日报):河南是农业大省,总的形势不错。一些地方抓基地、带农户,“龙型经济”搞得很有特色。现在农村存在一些有共性的问题。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浮夸的风气、形式主义的风气又有抬头,有的地方甚至为争待遇而虚报产值。
徐守礼:不容忽视的是,在一省之内,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山东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能相差近千元,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农户还占14%。
李丹、黄淑(海南日报):在海南,先进与落后,贫困与富裕的反差也很大。海南建省办特区之后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作为全国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农业人口占80%的省份,扶贫的任务很重,还有不少农民住在稻草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岛上相当一部分地还荒着。其实发展水产品和反季节瓜菜,海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是各级政府要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设纵横贯通的“立交桥”。今年4月,文昌一个县的3万多吨西瓜远销北方、出口港澳,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就使农民所得和县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0%和30%。
王玉怀(山西日报):农民参与市场流通还有许多困难,特别是远距离运销,多数没有合同,只是口头协议,行情一变就要吃亏,有的折腾半天还不如把农副产品放在家门口卖。
龚俊纯:解决农村的诸多问题确实有难度,但不是难在矛盾多,也不是难在中央的政策不明确,而首先是难在一些领导的认识、观念和作风上。“肚子饿了想农业,吃饱了肚子忘农业”,对农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如果虚的多,实的少,再喊千遍万遍,也难把农业搞上去。
分散的小农户怎样走向大市场,如何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各地都有很多高招儿,不过大家觉得,最基本的一条是——
    办法:到农民中去找
徐守礼:我们国家这么大,任何一级领导都很难设计出能包容和解决所有问题的通用方案。而有一些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就能找到办法,找到答案。领导者不妨从农民那里搞一点“拿来主义”。当然,说尊重农民的创造并非撒手不管,领导者的责任是为农民群众的探索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善于发现并帮助农民总结、提高,以指导、推动全局。
杜时国:从河南的实践看,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这种经营组织形式有多种类型,如公司加农户、工厂加农户、加工企业加农户、服务组织加农户、专业协会加农户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销合同化、生产基地化和服务系列化。凡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地方都很少发生卖难或抢购大战,农民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罗晓岗(四川日报):在闯市场的过程中,农民有许多创造,比如广元市元坝区农民组建村级专业公司,衔接产销、联合出山的尝试,石柱县南宾区农民外出设立市场信息站,为本地产品打开销路的作法等等。四川是有9000万农民的农业大省,农业稳则巴蜀安,农民富则全川富,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个大题目。调整结构是增收的关键,这当中一个层次是在稳粮的同时抓好多种经营和畜牧业。生猪是四川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优质农产品也大有开发潜力,四川有条件建成全国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另一个层次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今年省里已决定抓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加快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陈志农(浙江日报):在浙江的许多地方,农民自发地选择了土地规模经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希望把土地转包给他人,另一方面一些种田能手也愿意多承包土地,同样种20亩水稻,一户种比10户种人均创收高好几倍。在最早开展规模经营的温州,全市实行规模经营的耕地已突破30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15%,转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户达20多万户,占14%。目前全省要求承包的种田大户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此外,乡镇企业为明晰产权,搞活小、危、亏企业,进行合并、拍卖、兼并,一半以上企业搞了股份合作制。
庞殿勋:在苏南,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已转移到二、三产业,搞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场势在必行,无锡、常熟、吴县等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苏北则通过发展多种经营,鼓起农民腰包,盐城1993年仅这一项人均增收150元。
曾祥惠:发展多种经营也成为湖北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去年湖北农民人均收入首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多种经营。
魏章官:福建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也向种田能手集中,并涌现了一批搞适度规模经营的“小韩丁”。闽东在进行土地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各种官办、侨办、民办的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开始出现。
罗晓岗:四川劳动力输出数量很大,去年500多万川军跨省流动,从长远看,这种流动将给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及整个经济格局带来巨大变化,是跨世纪的大工程。但是这种流动从无序到有序需要一个过程,不应一味指责,而应多加组织和引导。省里是把它作为振兴四川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措施来抓的。(本报编辑江夏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