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湖边漫谈:出版效益的辩证法——访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赵所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湖边漫谈:出版效益的辩证法
——访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赵所生
本报记者周庆
小引:5月中旬的太湖,细雨迷蒙。记者在湖边一座宾馆采访《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审稿会,了解到江苏教育出版社为出版这部16卷的巨著作了大量投入,进而了解到这家85人的出版社1992年出书总码洋(即图书总定价)达1.04亿元,去年达1.5亿元,经济效益在教育出版社中居前列。
问:近年来图书市场竞争激烈,订数萎缩,利润下降,即使效益最好的教育类出版社,1993年也有业务量下降30%以上的,请问贵社的经济效益何以能持续上升?
答:我们的经营思想是“要想使自己满意,必须先使别人满意;只有别人满意了,最后自己才能满意。”具体讲就是采取了低书价、让折扣、经销包退三项措施。
读者的普遍反映是书价偏高。我社从1991年起,降低了图书定价。同样的印张、质地,书价比一般市价低20—30%。
目前新华书店系统在图书发行中风险大,成本高,利润份额偏低。我社一直坚持以新华书店为发行主渠道,并从1993年起让利给书店,经销图书让5个折扣(即书价的5%),包销图书让3个折扣,促进了新华书店业务的增长。
同样在1993年,我社率先在省内实行图书经销包退。书店寄来订数我们发货收款。包退是指销售店在一定期限内(半年以上、两年以内),售不出的书可退给我们,我们退还书款。我社图书订数因此上升,1993年销售码洋比上年增长40%以上,全年仅退回2000多元的图书,后来也都卖掉了。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的书店都可按此方法经销我社出版的图书。
问:据说,贵社成立10年来没卖过一个书号,没出过一本坏书,社会效益不错。从宏观上讲,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出版业的最高准则;从微观来看,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出版社具体操作就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是否也要有量化的概念?
答:出版图书要争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是要有量化概念。近两年我社每年出书800种,其中新书300种,重印书500种,由于严格坚持“三审制”把住了关;出版社对总社实行经济效益承包,社内不搞编辑室、个人承包,这种承包基数难以科学确定,也容易给编辑室和编辑个人形成经济压力,导致“犯规动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在方针政策的倡导、社会发展信息与读者的需要之间找出最佳结合点,才能做到;大量调查研究是好书选题的重要来源,我社每年都组织调查小分队开展此项工作;一些填补空白的好书选题,开始往往需要作大量资金投入,我社出版《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有43个分卷,总共要投入300万元,因方言变化快、消失快,为研究语言的继承性,出此书还是很有价值的,为此,我社甚至给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配备了电脑、激光照排设备……所有这些,都有量的概念,处理不好是无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
问:听说贵社领导班子作出决定,不搞副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心一意搞好出版工作,在社会上保持了良好的形象。还听说贵社社内风气正,领导在分房、评职称、拿奖金时公正廉明,去年评高级职称,名额有限,社长主动把自己拉了下来,这些对职工也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我还想问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贵社为保证出版的两个效益,在内部管理上还有什么新措施?
答:比较主要的一条是分配制度改革见了成效,社内对编辑人员主要实行好书奖励制,即编出优秀图书、畅销书、获奖书、与海外合作出版的书,给以奖励,重点贡献重奖。对行政人员实行年底打分加模糊奖金,即对职工的工作,由全社人员、领导班子成员、社长分别打分,然后加起来除以3,得出该职工的最后分。为避免职工打分时的“好人主义”,从10到100分每个档次只能打给一个人。在量的把握上,浮动的奖金占到职工总收入的1/3以上。小于这个比例,就很难起到激励作用。这种年终统一评价的计奖方法实行两年,分配差距拉开了,但没有一人因奖金多了少了找过我。自我1988年到这里当社长至今,全社也没有一人要求调离,没有一人弃职出国,大家团结敬业,严守纪律,有了重大任务,一呼百应,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 也表现了党的出版工作者应有的觉悟。这确实也是我社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基本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