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乡村的崛起——胶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7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乡村的崛起
——胶东纪事
王志纲
叫阵
牟平县宁海镇在胶东算不得显眼,可名气却大得很。名气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镇上出了两个名震遐迩的农民企业家,一个是常宗琳,一个是李德海。而且是公开叫阵,锣对锣,鼓对鼓。你想发展10个企业,我就想搞20个企业;你想搞大规模的,我也上大规模的。
到宁海镇走一遭,问及二人争斗之事,两位昔日的农民今日引申开的却是让人眼界大开的市场观。
李德海:我认为,我不是我,我讲的不是我,我做的不是我。是谁?是企业;企业是谁?是市场。它需要我三天三宿不睡觉,我就得三天三宿不睡觉;它需要我严格,我就得严格。这一切都是逼出来的,不是我独出心裁。
常宗琳: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坚持竞争的观点。竞争是推动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
胶东农民企业家中何止牟平县这一对!龙口市有龙虎集团在竞争,蓬莱有新八仙在斗法,不过方法各异。龙口市丛林集团总经理张修基表示,如果谁发现有胜过他的“龙耀”牌的铝型材,可得奖金一万元。他说:我这个人对我的产品特别自信,我要赶不上别人就不罢休。是不是有比我强的?肯定有。是比我强的,我要跟你好好学。你打败我了,你就是我的师傅;你没打败我,我就是你的师傅。
如何看待农民企业家们这争强好胜的习性及遍布胶东农村的逞强打擂热呢?
牟平县委书记赵树国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它有利于形成我们乡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家之间的龙腾虎跃的这样一种局面,有利于弘扬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创业精神。
烟台市委书记杜世成的说法是:我们最近改变了一种讲法,过去叫“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现在把它改成了“数马争先,才能万马奔腾”。我们所说的“龙虎工程”,也恰恰是运用了这一点去调动他们互不服劲的积极性。什么是“龙虎工程”呢?就是50个乡镇100个村子,走集团化、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向,自然地给他们设置了一个大的擂台,让他们比一比看一看。我想这种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
鼓励竞争,保护竞争。就在这宁海镇十多年的较劲打擂声中,常宗琳从中国农村一个普通的村支部书记,成长为全国闻名的农民企业家。李德海也不示弱,脚踩一、二、三类产业,横跨省内省外,一举跨入全国十大首富村之列。
团队意识
古往今来,所有带兵的,成功都离不开爱字当头,严在其中。带兵的和管理企业的领导人要像妈妈一样,这种严格是母爱,这就是成功。
李德海在西关村实行的军事化管理,在胶东农村并不多见,但这种强调整体意识的管理方式之所以得以实行本身,却典型地展示了胶东农村的一大社会特色,即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团队意识。
烟台这个地方的特色,基本上是集体致富形式的,以村子为主。龙口市乡镇办、村办工业都很好,这种情况,在烟台也有代表性。胶东的特点是起步晚,步子快,烟台整个乡镇工业大的个体很少。
胶东农村这种重集体发展,同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南方重个体经济的活跃,两种发展模式之间有什么发人深思的东西呢?
烟台市委书记杜世成说:我个人认为,在胶东这个地方,经济发展是和村镇政权建设混为一体地向前推进,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就是细胞和躯干一同生长的模式,而在珠江三角洲某些地方,是先长细胞,后长躯干。我想,不管目前他们有什么区别,最终还是要殊途同归。
能人带团队,团队推能人的结果,是一个个昔日为村支部书记的能人,伴随所带团队实力的增强,现在都成了驰骋国内、国际市场的董事长、总经理。
团队靠能人,能人带团队的结果,是一座座传统的农庄变成了一个个平战结合攻战色彩极浓的工业集团。
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有了实力,成员们自然得到实惠。这些村庄、农舍,统一规划,步调一致,连别墅都造得大小相似,造型相同,这也是一种团队意识。共同富裕、团队意识,再形象莫过于这些村舍了!团队意识能够最有效地调动集体之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新的生产力。
    第二条富路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苏南农村,80年代创造的宝贵经验。
在胶东采访,眼见得市场经济魔杖呼唤出来的这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出产,耳听得荡漾在山水园林里农家的欢声笑语,一个难解的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中国九亿农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条件迥异的大地,农民奔小康,是否只有以工致富路一条呢?
海阳县,抗战时“地雷战”的故乡。大上工业那阵,这个大队和其他兄弟大队一样,也上了22个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原料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背了200多万的债。后来因地制宜上了苹果,王家山后村夺得了中国红富士苹果的第一名。去年人均收入2300多元,户均收入7500多元。
靠农业能不能致富?对这一尖锐问题,如果说“地雷战”的故乡见解仅算乐观的话,莱阳这个农业大县的实践答案就是十分肯定的了。
作为莱阳来讲,783个村,90万人口,真正要让整个工业都办上去,不具备这个条件,大量还是要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种养业和水产养殖业,即现代农业的突破。而这个突破的火车头就是农业的对外开放,通过三资企业加农户的办法,实现同国际市场的对接来提高农业档次。
日本市场正常情况下每年需要速冻蔬菜400万吨,新鲜蔬菜1000万吨,原先很大的量是从东南亚各地进口,最近这三两年逐渐转向我国大陆,转向山东。
外商钟情农村,这里的政府赶紧来个“借水行船”,通过农业三资企业,把百万农民顺势引入了国际市场。莱阳21个蔬菜加工企业,其中8个三资企业。速冻出口蔬菜占全国的1/6。去年创汇1750万美元。今年估计是2500万。农村不仅有工业能够富,没有工业的村子,依靠农业综合开发,照样能够富起来,而且这种富很稳当,很均衡,富的面很广很大,很踏实。
神奇的两只手
一家一户的农民怎么奔市场?
海阳县盘石店镇一位农民养了60多只兔子,每年光兔毛的收入就有五六千。县里有一个龙头企业海达毛纺厂,是跟日本人合资办的。他们生产兔毛,再买进一部分羊毛,把它混纺以后,形成了毛纱,出口到日本去了,到香港去了,到整个全世界去了。
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撑腰,农民高枕无忧,纷纷上规模、上水平。
其实不光农产品,有了拓展力极强的公司企业这个龙头,农民靠野草废叶也能发财。
海阳县工艺品集团公司总经理姜淑卿指着农户交来的草编说:“看起来是把草,利用起来就是宝。我们海阳县有很多农户,盖房子,娶媳妇,或家里偶然碰到天灾人祸,欠下的债,都用这个还上了,所以,这是解决群众收入问题的一件大事。”就是这个年创汇近400万美元的“草包”公司,不知带领多少农民进入了市场。
企业加农户,是这里的官员们发挥政府行为的一种做法。吃一堑,长一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如何发挥政府行为这只看得见的手,以配合市场法则这只看不见的手,从而把万千农民顺利引向市场方面,各级政府已经有了系统成型的实践和经验。
如何看待农民、农村、农业在奔市场这个道路上政府发挥的作用?
莱州市委书记矫智仁说:政府行为,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政府包办,而是在市场经济中体现政府的导向作用,体现政府的服务功能,体现在政府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上,这样党和群众的关系也就密切了,群众对你好多事也信服。
烟台市委书记杜世成说:政府要运用看不见的这只手的规律,拨弄看得见的这只手。政府的行为表现在五个方面:就是建设能人班子,把农民领进市场;建设新的科学科研模式,把农民送进市场;发展流通体系,把农民拉进市场;推进新的经营模式,把农民带进市场;积极搭台唱戏,推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把农民推向国际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