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小剧团 大气魄——南街村文工团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剧团 大气魄
——南街村文工团的启示
荆桦
在豫南的颍水之滨,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豫剧艺术表演团体。它目前新戏迭出,充满生机,活跃在城乡舞台之上,给人民群众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这就是临颍县南街村文工团。如果以级别来衡量,它属于国内最基层的戏曲剧团。
南街村文工团建立于4年之前,它是伴随着本村经济腾飞应运而生的。
昔日的南街村,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古到今,这块受颍水滋润的沃土,一直是个穷地方。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他们插上了奋飞的翅膀,村里的好领班王洪彬带领庄稼人干出了本村前人从未干过的事业,短短的几年中,建成了方便面厂、食品厂等23个企业。南街村1991年摘取了全省村办企业“亿元村”的桂冠,1992年实现产值2.1亿元,1993年完成产值4.22亿元,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得到了很大提高,使昨日的梦想在今天成为现实。
南街村党委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本村的教育、医疗、人身保险种种公益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村党委提出了建立文工团的设想。
建立文工团之初,村民们并不是全都赞成,有人认为这是“养活闲人”、“劳民伤财”。村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向一些人耐心作了解释,说明村里成立一个半工半艺的艺术表演团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举措之一。村民们在辛苦劳作之后,需要文化娱乐,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仅靠看电视和请外地剧团来村里演出是远远不够的,村文工团在某种程度上是本村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有时还可起到“文化大使”和“友谊桥梁”的作用。
南街村文工团建立之后,很快得到省里一些专家的热心辅导与大力支持。著名豫剧艺术家高洁被聘为文工团的艺术顾问,她也乐于把这个剧团作为自己贡献力量的试验田。这位头染霜雪的艺术家,常年在这里辛勤耕耘,以至同台演戏。
1992年,南街村文工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戏《丰碑》,曾专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演出。同年,此剧参加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荣获特邀演出奖;青年演员杨淑琴获第四届香玉杯艺术奖。
1993年,南街村文工团作了新的跨跃,他们奋力拚搏,在不长的时间内排出了现代戏《五福临门》和传统戏《五世请缨》,并参加了在长沙举办的“中国湖南映山红戏剧节”,荣获总分第一和18项大奖,受到广泛好评。前不久,这两台戏应文化部邀请又进京演出。
南街村文工团有严格的学习制度、练功制度和排演制度。他们的办团方针很明确,就是坚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面向村民,面向广大观众,平时排戏、演戏,农忙时参加生产劳动。去年,南街村的一批青年被输送到郑州、北京几个大学就读深造。
质量是艺术的生命,这是南街村文工团演职员遵奉的信条。在几位艺术家的认真指导、严格要求下,演员们勤学苦练,一丝不苟,刻意攀登,精益求精。看他们演出的由孙玉菊导演的传统戏《五世请缨》,那种群体艺术的整齐划一,“常派”唱腔的荡气回肠,直感到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使人热血沸腾。他们演出的现代戏《五福临门》,由于导演表文娜善于精雕细刻,演员们十分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戏剧冲突的营造,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那种质朴的表演艺术,仿佛步入“天然去雕饰”的境界,确能引人入胜。
相比之下,某些专业剧团已经濒临解体的窘况,不是很值得人们深思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