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10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简介
新华社北京六月八日电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全体大会上,十四位外籍科学家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他们是(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德里克·巴顿 一九一八年生,英国籍,美国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教授。他与挪威的奥德·哈赛尔教授由于在“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所作的贡献”,于一九六九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张立纲 美国籍,一九三六年生,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在量子阱和超晶格异质结的制备,以及电子和光学性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十分重要的奠基性和开拓性研究,是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和器件等多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一个新领域——人工结构材料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自一九七二年以来七次获得IBM发明成就奖。
陈省身 美国籍,一九一一年生,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二十世纪的伟大几何学家,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曾获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和在数学上足可与诺贝尔相比的Wolf奖。
冯元桢 美国籍,一九一九年生,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应用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生物工程专业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生理学与解剖学方面也有深刻造诣,是现代生物力学举世公认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曾获多项科学大奖。
李政道 美国籍,一九二六年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因与杨振宁教授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共获一九五七年诺贝尔物理奖。
林家翘 美国籍,一九一六年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学者,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及天体物理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曾获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等。
李约瑟 英国籍,一九○○年生,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是英国至今唯一一位同时兼有皇家学会会员和学术院院士称号的科学家,在生物化学和科学史领域成就突出,他的《化学胚胎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已成为公认的二十世纪名著。
雷文 美国籍,一九三六年生,密苏里植物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在植物进化和系统植物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他提出的植物和动物的协同进化概念给传粉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巨大变革,曾获“国际生物学奖”。
司马贺 美国籍,一九一六年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和心理系教授,认识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在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应用运筹学、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建立起决策理论而获一九七八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田长霖 美国籍,一九三五年生,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教授、校长;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是国际传热学界权威学者,在热辐射、热传导、低温技术、反应堆传热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取得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曾获美国科学院金质奖。
丁肇中 美国籍,一九三六年生,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一九七六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健雄 美国籍,女,一九一二年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她在实验室中首次证明了李政道和杨振宁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推测,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曾获Wolf物理奖等多项大奖。
杨振宁 美国籍,一九二二年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与李政道教授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共同获得一九五七年诺贝尔物理奖。
丘成桐 美国籍,一九四九年生,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最大成就是解决代数几何中的Calabi猜想,并因此而获国际上给予四十岁以下青年数学家的最高荣誉——Fields奖,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