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山东“菜篮子”走向大市场 福州市场繁荣人心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15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东“菜篮子”走向大市场 福州市场繁荣人心稳定
本报济南2月14日电记者贾建舟、张宪春报道:山东省努力把“菜篮子”工程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使全省畜牧、水产和蔬菜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成为全国“菜篮子”供应大户。
据统计,199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36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34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蛋产量210万吨,人均鸡蛋占有量22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多;蔬菜产量2400万吨,其中1/3供应省外市场。
跳出生产小圈子,反弹琵琶抓流通,使“菜篮子”走向大市场,这是山东省畜产、水产和蔬菜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寿光、苍山等地经验,理出了“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带动基地”的新思路。全省先后建起470多处专业批发市场,与上海、南京、天津、北京、沈阳等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组织20多万农民从事运销,并扶持一批企业,加工出口脱水蔬菜和速冻蔬菜。去年仅通过山东口岸就向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蔬菜15万吨。
本报福州2月14日电记者江宝章报道:春节期间的福州农贸市场成了全国名优新特产品的展销会,陕北的苹果,新疆的哈密瓜、山东的大葱、海南的胡椒,以及福建本地的水产,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福州市委、市政府从3个月前就着手安排今年春节的市场供应,节前,投向市场的农副产品总量比去年增加了15%以上,品种4000余个。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及政府对市场的积极调控,近期,福州市场的17个大众化品种价格下降,另有15种实行限价供应,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菜花等当家菜种价格分别比元旦下降了30—50%,肉、蛋等副食品价格平稳。农贸市场的繁荣突出地显示出福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已产生了巨大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