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晃县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14
第12版(副刊)
专栏:

  晃县小记
冯英子
抗日战争快结束的那一年,我在湖南的晃县工作。晃县是湘黔边上的一个小县,它东边是湖南的芷江,西边是贵州的玉屏。芷江当时是后方较大的空军基地,出击日本的飞机,多半从这里起飞;玉屏则以出产洞箫著名,传说八仙中韩湘子吹的那支箫,就出在玉屏。
晃县这个地方,有新老晃县之分。那时老晃县已经荡然无存,但因为湘黔公路通过它境内,汽车站也在它境内,所以沿着公路桥的两侧,还有一点市面;而晃县的繁荣则集中在新晃县,新晃县距老晃县二三公里,从老晃县沿着公路过去,跨过一条?水,便是新晃县了,当地的重要商店、县政府、税务局,都在那儿。但这条街一半属湖南,一半属贵州,在湖南出了事,犯了法,跑到贵州那里,便可平安无事了。那时不仅晃县如此,凡是两省交界之处,两县交界之处,都是如此。
新晃县边上有条?水,是沅水的支流,它从贵州瓮公县来,在市区那里,用一批木船架成浮桥,平常的时候,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河中的鹅卵石,晶莹圆润,可爱极了,但一逢暴雨,马上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从上游漂来的东西,什么都有。据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地方原来是夜郎国的属地,李太白长流夜郎,即到了此地,?水边上有一座镇江阁,就是李太白的居处。我也去拜访过这个镇江阁,虽然规模不大,不足与歙县的太白楼并比,但在这么一个荒凉的地方,有此建筑,也算难得了。晃县是否即是夜郎重地,我没有考证过,按夜郎的首府,在现在的桐梓,倘其属地远至晃县,则这个“夜郎”,也足以“自大”了。不过李太白那次没有到过夜郎,却是事实,因为他走到半路,“金鸡遇赦”,皇帝就把他赦回去了。至于晃县的镇江阁,看来有点像西湖边上的武松墓,附庸风雅罢了。
晃县生产一种叫汞的东西,即是我们叫作“水银”的,“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其实它在科学上、医学上的价值都很大。当时晃县开采汞矿的机构,是全县最大的机构,晃县不少照明,都是靠他们的发电。解放以后,听说晃县加上芷江的部分,成为新晃侗族自治县,湘黔铁路经过它的境内,当然非复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新晃县拥有侗、苗、瑶、回等各种民族,我在湘西的时候,每逢集市,见到他们拿着土产上市时,质朴可爱,总觉得湘西人民,都带着一颗金子般的心。1945年离开那里以后,虽然没有去过,但悠悠此情,无时或已,不知?水两岸,乡情依然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