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过了一个不放鞭的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15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经济茶座

  过了一个不放鞭的年
皮子
北京人第一次过了一个不放鞭的年。
新春京城静悄悄。听不到震耳欲聋的鞭炮,见不到五光十色的烟花,闻不到刺鼻呛肺的硝烟。少了火爆,多了温馨;少了喧嚣,多了平和;少了污浊,多了清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多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过年的重要习俗,甚至成了“国粹”,没有鞭炮不成年。也是,过去温饱难求的百姓劳作了一年,就乐呵这么几天,噼噼啪啪的鞭炮送走无奈,带来希望,不放它几响怎么能行。时代在前进,习俗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拥挤、喧闹的城市里,燃放鞭炮已成为公害。每年春节,硝烟弥漫,噪声刺耳,多少人受伤,多少地方着火,爆竹声声中夹杂着揪心的警笛,烟花闪烁中闪现着痛苦的脸庞。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发展,人们找乐的地方也多了,有鞭炮过年,没鞭炮也过年。今年北京人过得同样乐呵!不说走出家门,看电影,进歌厅,下饭馆,逛庙会……就说在家里,聊聊天,跳跳舞,看看电视,唱唱“卡拉”,玩玩游戏机……也是情趣盎然。看来,习俗是可以改变的,“国粹”也不能都永远捧着,该发扬光大的发扬光大,该寿终正寝的寿终正寝。
习俗的力量是强大的。禁放鞭炮涉及千家万户、众多百姓,然而,北京市一声令下,多年形成的习俗就给破了,北京人就真的规规矩矩过了一个不放鞭的年。这要归功于宣传深入,家喻户晓,群众理解,更要归功于说话算数的法,订了就干,执法严格。少数顶风上者不是蹲了拘留所,就是被罚了款,还上报纸电视曝了光。凡事动了真格的,就好办了。说了不算,订了不干,再好的法律规章也是白搭。我们好多事情办不好,就是吃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